張師夔畫謝家池塘
春風颯然至,幽人午夢醒。遙見池塘綠,不知春草生。如何騎馬客,亦向夢中行。
春風颯然至,幽人午夢醒。遙見池塘綠,不知春草生。如何騎馬客,亦向夢中行。
匡廬峰,何蔥蘢,五老秀削青芙蓉。
嵚崎屴崱凌長空,雁行排列舒芙蓉。
虬藤蜷木如扶筇,蒼顏綠發苔蒙茸。
遠看傴僂復龍鐘,近看挺拔秀且雄。
我家南岳依祝融,曾登泰貸與華嵩。
不見湖光萬頃擴其胸,不見洪濤巨浸當其沖。
此峰不獨飛泉鳴琴聲淙淙,更有汪洋灝瀚鄱陽湖水飛銀龍。
聞說上有千年桃花紅,幾欲凌空飛到天池最上重。
大呼匡廬處士同去尋仙蹤,振衣千仞長嘯開群聾。
詠美人咸識,何須第品名。
蕩云微有影,流月浩無聲。
洞窅源難測,溪回勢漸平。
莫教輕浣濯,混此一泓清。
破蒼如凝蠟,
粘枝似滴酥。
恍疑菩薩面,
初以粉金涂。
恒岳來何所,正當北極中。早年聞勝跡,老我謁玄宮。雷雨流晴壑,松杉撼晚風。靈山瞻禮罷,懷古意無窮。
南去臨全晉,北來控朔方。千年形勝在,萬壑松云涼。上界金銀闕,懸崖薜荔房。乾坤回首處,冀野路蒼蒼。
不覽群山遍,寧知北岳尊。于今歸圣代,自古障中原。日月遞明晦,煙云互吐吞。秋高臨瀚海,萬里辨清渾。
昔人巡狩地,風景有無殊。恍惚危峰墮,陰森古殿虛。夕陽巖五色,虎峪柏千株。依舊玄天月,泠泠照玉除。
層崖獨立處,萬木秋風寒。水作玲瓏聽,山如菡萏看。盧敖元有杖,殷女尚留丹。寶箓肯相授,明朝即棄官。
幽期無計復相逢,
欲化巫山十二峰。
夢里襄王人不見,
碧沙春漲水溶溶。
驚心已云異,嘗糞不妨難。
庾令何為者,憑君著眼看。
誰識降魔手。驀相逢、匆匆行色,渡沱而后。百戰光榮歸抵掌,笑我馬牛空走。說海上、當年馳驟。曾向廟行提一旅,抗烽塵、與敵周旋久。停不住,懸河口。
伸眉今夕燈前又。喜將軍、依然年少,掛符于肘。熟讀六韜裨世用,驕膚終成芻狗。更無忘、巴山詞友。待到收功償夙諾,問橫戈、躍馬人來否。玄武外,一尊酒。
人日晴和泰運逢,
白頭官舍又春風。
梅花雪里香常在,
一氣渾然造化中。
紅衣落盡暗香殘,
葉上秋光白露寒。
越女含情已無限,
莫教長袖倚闌干。
先生未厭一氈寒,
雪里尋君對榻看。
寧用洛陽除徑至,
應黌今日是袁安。
風色披披手欲龜,
日光飐飐鬢成絲。
只今網罟無窮利,
樂在竿綸顧未知。
野云飛過玉溪云,枉把清氛入世氛。
五十三參善知識,偉哉猶說象山君。
開元觀近水心寺,丹嶠濛鴻第幾峰。
夜半醮壇星月冷,珠藏學海睡驪龍。
云嵐深幾曲,五月氣猶寒。月下兼花下,林端史水端。
愁來詩監押,老至道遮闌。識得歲身計,塵勞也自安。
勸我早經營,三山海上城。亦如憐素女,其那忤方平。
青鳥曾經約,丹臺也注名。竹枝江上雨,難道是無情。
霜月窺窗如晝。
孤枕那堪寒透。
輾轉倚薰籠,聽盡遲遲更漏。
眉皺。眉皺。
人共梅花清瘦。
衡山深而幽,湘水凈而綠。山幽何足奇,水凈何足錄。此中毓秀靈,女貞森樸棫。
馬馮舊朱陳,兒女新如玉。絲羅結絲羅,朱繩牢系足。親友偕歡欣,共道姻緣夙。公子佳翩翩,文采光離陸。
鸞交已定期,無何乖鳳卜。二豎忽為災,阿郎疾危蹙。修文赴玉樓,紅絲命難續。
噩耗來女家,父母各瞠目。女已測知之,趨向膝前伏。哽咽低致詞,女自知薄福。雙親為婦心,百身莫能贖。
曾讀《柏舟》篇,毋使歌《黃鵠》。前聞郎疴沈,女已思之熟。許女歸始平,百苦甘煢獨。否則不求生,但求命絕速。
闔家苦難言,悲傷慘骨肉。父信女心堅,母知女志篤。唯唯各相應,女起身反屋。
脫卻錦繡襦,登輿去匆促。血淚入馮門,即易斬衰服。父母偕弟昆,奔送多姻族。
慘目最傷心,捧言拜花燭。觀者千百人,同聲齊一哭。
嗟嗟彼美姝,至情自有屬。誰說古共姜,今世睹難復。誰說勁草無,扶風有貞木。
志同金石堅,從繩不能曲。心同冰雪清,飛塵不能黷。鬼神為之欣,天地為之肅。
馮郎木主成,往拜我齋宿。名教古今尊,理難語流俗。不吊而往賀,庶幾有感觸。
廣文諸先生,名篇燦綺縠。黃堂太守賢,彤管揚清馥。御史大中丞,緣情申奏犢。
飛騎達天庭,褒嘉無愧恧。綸綍頒煌煌,綽楔豎矗矗。
百年雖苦心,千秋留芳躅。賢貞自不磨,勁節誰與角。青青衡山松,猗猗湘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