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野亭竹鶴詩韻 其二
肉食于公舊減裁,鶴籠新向竹邊開。細思饞守胸中飫,卻訝坡仙夢里來。豈為雌雄諧律呂,要多清逸壯樓臺。陽春白雪須追步,莫待歸當第幾臺。
肉食于公舊減裁,鶴籠新向竹邊開。細思饞守胸中飫,卻訝坡仙夢里來。豈為雌雄諧律呂,要多清逸壯樓臺。陽春白雪須追步,莫待歸當第幾臺。
中林昨夜待微月,
因想謝公池上樓。
何意師言石門路,
一瓶還自上歸舟。
好風冉冉藕花香。流螢飛去還藏。花邊月影水邊光。行到池塘。
一曲瑤琴人倦,三更玉漏宵長。梧桐露滴趁秋涼,檢點詩囊。
風俗相傳三近古,作成況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蒼史,繼世子孫非黑要。
近報漢廷頻詔下,時聞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爾衣逢掖,獨向空山伴采樵。
嘆息勞生百感侵,征袍才脫又分襟。
鼓鼙江上催人去,笑語鐙前惜夜深。
敢信封侯有奇骨,未應偕隱負初心。
同來瘴雨蠻煙地,祇盼刀環是好音。
江山尚幾蟬,風氣謾高天。
碧草嫁時令,黃花關暮年。
國憂疏鬢系,塵夢蠢兒圓。
堯舜到今日,條腸萬慮牽。
曙星閶闔九天開,奉使今勞侍從才。
玉節行經丹水路,彩衣歸獻紫霞杯。
崤陵花木鶯邊過,華岳風云馬上來。
共羨史遷年最少,周南無滯客軺回。
肘后醫方老更精,
須眉白盡氣彌清。
只應救病能無病,
豈是平生學養生。
繚臺崇甓護京畿,戰守隨心運賊機。
诇敵二旗摩虎穴,寄帑八寶制云衣。
車營法演連珠響,馬市威行白棒飛。
斷臂可容西部續,黃駝銅佛絕婚歸。
涓涓山下水,日夜游從東。
策杖臨流者,曾聞說圣功。
有美道鄉孫,學道如學海。
海水即吾泉,山下真源在。
文章浩浩古人長,快意雄風憶大王。
黃鵠不知天地遠,黑貂應覺雪霜涼。
樽前丘壑資談笑,眼底江山起病尪。
隔歲離愁定無限,只今且復為君強。
亂離愁見月,卅畝照陂塘。
瓜架連光滿,松崦取夢荒。
膽肝猶楚越,天地一彭殤。
沽酒殘宵得,因之野興長。
叢陵蕆事謹秋嘗,歸路扁舟泛渺茫。
剡雪無由訪安道,鑒湖空復憶知章。
早禾割盡晚禾青,地下知章果有靈。
豈憶鑒湖曾敕賜,連山云霧雨冥冥。
珠水微茫映碧天,暮云離緒共蕭然。曇花芳繞金銀氣,貝葉青連罨畫船。華發別堪千里外,疏翎謾向五云邊。倚檣回眺情何劇,腸斷羊城綠樹煙。
千頃滄波漾碧空,萬行煙樹郁籠蔥。樓臺暗映虹光外,城闕參差雁翅中。巨石自撐江浪白,飛濤晴浴海門紅。乘槎若問蓬萊水,黃木灣頭有路通。
秋日天氣佳,斗酒邀近局。同志四五人,聯袂趨名囿。
緣徑匝修篁,澗戶紛紆曲。海棠嬌向人,秋心若相屬。
桂樹隔重廊,芳馨遠迎撲。坐久涼風生,紛紛落金粟。
憶昨酷炎暉,看荷愛清穆。幾日未開扃,商聲動林谷。
感茲歲月馳,登樓暢襟目。連峰翠障深,中有高人宿。
長江終古流,帆檣日爭逐。喧寂雖殊趨,百年從所欲。
我老無奢營,所愿亦易足。隨時惜良辰,雞黍聚文族。
談笑狎樵漁,登眺無拘束。重陽節復臨,還期醉籬菊。
石梁天絕赤城深,
影落蒼冥幾萬尋。
金策若回聊為說,
慰予終老愛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