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望日徐勉自武林來得兩訃音 其二
外來喪逝訃音來,女嫁桐陵亦告哀。老眼今朝方是哭,百年心事總成灰。
外來喪逝訃音來,女嫁桐陵亦告哀。老眼今朝方是哭,百年心事總成灰。
頻登采芹亭,
所樂非山水。
君今去我東,
愁絕重來倚。
悠悠芳澤蘭,猗猗修竹林。
湛湛青天月,泠泠綠綺琴。
皎皎紅妝女,寂寂無知音。
良人遠從役,惜別淚沾襟。
寂寞余空床,徘徊弄錦衾。
歡樂苦夜促,離別怨宵沈。
飛鳥翔樹間,索群動孤吟。
愿托一片影,明此千里心。
宣城重見謝玄暉,
只恐斯民不久依。
為報圣朝容諫諍,
南床虛位待公歸。
三載籌邊歷險多,最逢險處冒干戈。
蠢蠻不識青云客,狹路因成碧血坡。
枯骨至今迷的博,忠魂何自返蓬婆。
愁將淚眼迎斜照,那得趨庭更一過。
郿縣岐山側,萍鄉楚水潯。
扶持有神力,惠愛在人心。
往事歲年遠,高墳松柏深。
自天鸞誥出,奕奕寵光臨。
憫物由天性,能官不假威。
重為百里佐,遽作九原歸。
瑟瑟悲風迥,荒荒零露稀。
惟馀鳳毛在,五彩翙雙飛。
萬壑斜陽里,寥寥一縣樓。
所經多亂石,幾處是平疇。
甲嶺雪長在,漳河凍不流。
民生困已極,那忍更徵求。
不肯宗師滿大唐,
羅山禮拜錯商量。
洞山無佛人難措,
慚愧巖頭口放光。
六龍駕,六龍駕,晚出鳳凰樓。輦路無塵甘雨霽,海波不動卿云流。天子祀方丘。
方丘上,方丘上,午夜御香浮。列宿光依龍袞靜,明蟾影逐翠華流。爽氣似高秋。
朝泰折,朝泰折,玉輅自天臨。五岳百靈齊獻瑞,川侯海伯盡輸琛。后土鑒皇心。
曄曄薔薇花,生在蓬蒿里。
無力臥晚枝,含笑臨春水。
嬌小不知愁,酒暈朝慵起。
初日照紅妝,艷色驚西子。
當年柳,都學漢宮顰。飛絮密于關外雪,輕陰鋪作隴頭云。愁煞倚欄人。
今日個,真傍灞橋行。幾葉修眉臨淺水,一襟紅淚點秋塵。那得不銷魂。
西風吹展胭脂片。愁絕處睡醒難辨。試卷曉簾看,酒暈楊妃面。
霧籠煙鎖供腸斷,花史還嫌秋色淡。故把雨絲飄,染得紅堪玩。
從古蛾眉怨入宮,長門老死后庭空。
幾堆淺土秋陰里,無數殘碑暮雨中。
晉代玉弓驚謝奐,漢家金碗失盧充。
江山半壁朝廷小,一樣憐香葬落紅。
觀海登樓日未斜,晴空萬里浮云霞。
才經一陣風過檻,倏起千堆雪卷花。
貝闕鰲峰如可接,鵬津鮫室豈終遐。
詭詞未許張融賦,到此方知語不夸。
玉關西路出臨洮,風卷邊沙入馬毛。
寺寺院中無竹樹,家家壁上有弓刀。
惟憐戰士垂金甲,不尚游人著白袍。
日暮獨吟秋色里,平原一望戍樓高。
乞漿問路到筠溪,天氣清和得所宜。父老相逢班草坐,風光初過采茶時。摩挲禪榻營春睡,想像齋廚辦晚炊。白首不知舟壑走,壁間來讀舊題詩。
偶喚歸舟隔亂溪,春山偏與晚相宜。自尋熟路懸崖去,正是新秧刺水時。身健已如秋社燕,夢回猶看客亭炊。雨窗燈火清相對,畫出淵明五字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