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澤王河口
遠水路已別,古汊未窮源。
定知前山雨,瀑泳至且渾。
暗生秋草下,稍復夏潦痕。
更去待月上,猶應可到門。
遠水路已別,古汊未窮源。
定知前山雨,瀑泳至且渾。
暗生秋草下,稍復夏潦痕。
更去待月上,猶應可到門。
與遠方的水路已經分別,古老的河汊還沒探尋到源頭。我料定前山剛下過雨,瀑布奔騰而來水又急又渾濁。水流在秋草下暗暗涌動,還隱約留存著夏日洪水的痕跡。再往前走等到月亮升起,應該還能到達目的地。
古汊:古老的河汊。汊,河流的分支。
窮源:探尋到源頭。
瀑泳:指瀑布奔騰的水流。泳,水流。
潦痕:洪水的痕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游歷途中,進入澤王河口,被眼前的自然景觀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澤王河口的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游歷感受。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時樣梳妝絕可憐。東船西舫斗嬋娟。春江多少買花錢。
手帕行中原是妹,鴛鴦牒上不論年。桐嚴解說太言詮。
群花眼底劇離披
綠葉朝來密作帷
惆悵一春同調遠
楚騷長自怨江籬
須磨月照萬松青,
東海泱泱納一亭。
風浪千帆如不動,
神山群峭想飛靈。
南村卜宅樂晨夕,
九世通家傳諱經。
頗笑預人家國事,
耦耕浮海拚沈冥。
山家大有歸來事。草堂前、滿眼橫天秋思。臺上采茱回,又見薄裘初試。晉代殘花開未了,慣占卻、許多情致。須記。愛幾尺蝦須,酒邊香細。
今夜短燭西窗,縱良朋見訪,石床難寐。鋤菜此衰翁,倚畫欄十二。似錦年光消減盡,更叫月、蛩吟盈耳。誰寄。怨飄葉空江,霜華千里。
小東摭列宿,窮極呼穹蒼。
謂猶具官臣,尸素空周行。
玉川祖其意,《月蝕》詩張皇。
口實資《騷》賦,驅使到天章。
星辰亦良苦,為人任短長。
其中牛與女,津津口加詳。
七夕河漢明,下土舉頭望。
兒女致私祝,豎儒乞芬芳。
緣飾多故事,瑣細語不莊。
惟有杜老詩,引義陳大綱。
撥疑見本根,辭家敢頡頏。
憶昔祖姑前,曾觀八法妍。
常嗟道韞在,終愧右軍傳。
幻化已委世,清明當作仙。
松門一長慟,丹旐上新阡。
為圭成璧相如賦,柳絮因風道蘊詩。尤愛子猷乘興去,一川明月訪戴時。
濃墨勒鉤淡墨寒,雨后江南見茲山。黃葉流泉杳然去,付與何人袖手看。
白骨青磷瀚海頭,
琵琶一曲起邊愁。
眼前滴盡征人淚,
并作黃河地底流。
新構米家船,煙云欣有托。
棲遲殊大廈,我來先燕雀。
低檻避驕陽,疏欞映叢薄。
江湖既已遠,波浪何由作。
畦蔬雜澗蘋,尊前花自落。
鳥聲桔槔聲,過耳兩不惡。
灌園有于陵,看山近南郭。
僮仆狎荊榛,婦女甘藜藿。
手把一卷書,偃仰無愧怍。
沈沈淵底珠,矯矯天邊鶴。
盤陰有輞川,丹青遍京洛。
綠蘿翳松篁,囂塵阻巖崿。
此屋潞河隈,誰識非藏壑。
陸賈城邊舊識君,
重逢已是法王身。
名山我亦行將遍,
國土歸來得幾人。
無諸國遠三千里,
草履行時不覺遙。
想到故山方丈外,
松枝東偃已多朝。
偶隨流水下人間,
又睹歸云憶舊山。
最愛夜來投宿處,
驛樓風定一鐙閒。
誰識清標傍水濱,
一枝映出兩枝春。
天生美質顏如玉,
不向西施竊效顰。
巍巍無極翁,
昌代正學祖。
生從道州地,
如孔出姬魯。
西山道州派,
上接濂溪武。
天意豈偶然,
真傳紹先古。
父兄吳下宅
師友苕溪磯
亦欲從之游
喣濕相因依
暌孤諒無樂
旅瑣良可唏
古來遁世士
獨立取眾非
咨予匪能然
翼短難高飛
懷哉訂頑翁
示我真指歸
臨水花枝分外嬌。一江煙月路迢迢。燈紅酒碧可憐宵。
半面琵琶羞客顧,雙聲檀板倩郎敲。東君無語暗魂消。
洞庭東下楚天浮,
掛席西過黃鶴樓。
千載白云寒冉冉,
一江巴水碧悠悠。
波搖鸚鵡洲前月,
霜落芙蓉鏡里秋。
何事王孫邀授簡,
不堪乘興雪中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