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
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
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無論貴賤,只要出門都為生計奔忙。只有我不受外物牽絆,才有了這幽居的情致。細雨在夜里悄悄來過,都不知道春草已經生長。青山忽然迎來曙光,鳥雀繞著房舍啼鳴。有時與道人不期而遇,有時跟著樵夫一同前行。我自應安于愚鈍,誰說我是看輕世間的榮華。
異等:不同等級。
營:營求,指為生計奔波。
外物:身外之物,這里指功名利祿等。
遂:實現。
曙:天亮。
偶:相遇。
蹇劣:笨拙、愚鈍。
薄:輕視。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追求一種寧靜、自然的生活狀態,從而選擇幽居,在山居生活中感悟人生,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幽居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榮華的淡泊。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生動展現了山居生活的閑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
湘浦騷人詠啜漓,
黃州飲濕又增奇。
紛紛坐客評清濁,
我已昏然睡不知。
邂逅梁園此俊人,新詞絡繹見天真。閑居潘岳猶韶令,執戟揚雄本隱淪。云水有光供洗眼,林泉何處不抽身。知君拚向書城老,十萬牙簽觸手新。
危樓高臥意何如,風雨彌天感索居。人有靜中涵動意,時逢貞下起元初。平生夢想深饑溺,他日經綸合掃除。留與后生窺手眼,名山副本太平書。
崇臺高映大羅顛,三素流云繞碧天。
王母不來春又暮,洞門閒卻古苔編。
云母屏風月影孤,碧云琪樹兩三株。
道童慣識鈞天舞,偷向階前教鶴雛。
黃鵠送黃鵠,
中道言別離。
送君不憚遠,
愁見獨歸時。
羅網翳稻粱,
江湖水瀰瀰。
行行不相見,
勉哉冥冥飛。
瀾滄西渡接巴塘,賈客牛羊滿谷量。
草木百年猶有臭,河山千里半垂荒。
秋晴塞外盤雕鶚,夜靜村墟警虎狼。
倘許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蕓香。
云龍失守元氣乖,隱隱愁聽狂車雷。須臾飄驟不成雨,一天風雹從何來。交橫散落星石隕,紛霍迸擊冰山摧。坳平忽訝坑谷滿,垤起俄作丘陵堆。驚忙飛走殘夭夭,斲器枝葉枯根荄。穿窗入戶彈相射,填街溢巷把莫推。恢恢難補天網漏,凜凜欲壓坤軸頹。一方生理遭殄瘁,造物不恤空自哀。是時仲夏行冬令,誰把四序顛倒催。雖有舜弦慍不解,孰謂鄒律春能回。陽雖位降乾道在,一陰才進力可排。履霜之漸此其始,司寒挾黨結禍胎。春秋大小百馀國,獨向魯地三為災。世間萬事豈不見,那用區區書觀臺。我思天變豈徒爾,以象告人當自裁。
歸到城門欲發更
馬頭惟有暮鴉迎
小窗了卻觀書課
幾首殘詩旋補成
明月照孤營,蕭條數聲角。開門天宇高,仰見妖星落。
撫髀一慨慷,龍泉立鳴躍。少壯方矜武,兇渠遠避威。
力全金鏑迅,氣勇鐵鎗飛。疋馬搜山去,生擒探卒歸。
拾骨當炊薪,淘尸作泉窟。平野不見人,寒云雁飛沒。
悄悄橫吹悲,梅花為誰發。草枯馬不肥,風烈衣盡破。
建牙帳外立,枕鞍雪中臥。倉皇火伴驚,校尉點兵過。
微霜下高城,哀笳破新弄。孰使耳邊來,驚我還鄉夢。家貧子尚孩,寒衣復誰送。
鸞江哀挽一時聞,
惜別他年悵離群。
天末無因能致酹,
夜臺誰與共論文?
江山寂寂歸魂斷,
葭菼凄凄去路分。
尚有蔡邕書籍在,
獨隨秋草伴孤墳。
兵間曾脫死,不意各年高。
未覺才全盡,猶能氣頗豪。
有詩嘗互看,無酒可同遨。
吳越相思夢,誰云隔夜濤。
萬松亭下寒溪橋,
走馬沖泥苦折腰。
下榻何曾嫌造次,
登堂原不費招邀。
入簾庭草連荊樹,
出谷鶯聲遍柳條。
眼底江山分楚越,
迎恩樓上夢魂遙。
有酒易傾不夜之圓月,有金難鑄不謝之名花。秦川公子發大笑,偏與花月爭豪奢。
左秦箏,右琵琶,九枝蠟燭光如霞。青蛾皓齒兩行列,袖拂紅牙低按節。
初調縆朱絲,峽口春冰裂。再彈捍撥齊,鈴聲雨淋咽。江妃漢女玦環鳴,相和箏琵同撇捩。
俄驚雙鳳凰,飛上梧桐岡。啁啾屏盡百鳥喧,雍雍和鳴向朝陽。
逡巡換宮商,倏忽移角徵。朔風應手卷驚沙,白草茫茫雁聲死。飲恨羈臣擊劍歌,裹創戰士聞笳起。
凄斷故園心,擾破離人耳。停弦兩兩寂無聲,纖纖憐殺春匆指。
天孫織錦作纏頭,五色彩云遺彼美。花殘月落不忍歸,卷下珠簾隔千里。
黃鵠參天飛,高高上寥廓。游戲青云中,那能顧燕雀。
黃鵠參天飛,九萬忽如馳。當時戢羽翼,燕雀那得知。
新軍成鎮復成標,兵氣東南郁未消。黃口小兒何咄咄,白頭諸將已寥寥。
支離殘骨千金駿,照耀雄冠七葉貂。橫海樓船勞悵望,幾時征討復天朝?
橘過淮變枳,土易性隨失。
未聞枳返淮,可以復成橘。
偶緣子質疑,恍起予載筆。
寧惟物乖常,而人亦莫必。
秦檜伯夷頌,居然伊周匹。
鈐山堂十年,冰雪志士律。
一朝利祿縈,頓改廬中質。
所以圣賢尊,終始守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