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十二絕 其三
竹外青山瀉影,樽前碧渚流清。無多煙景相接,一樣風光共迎。
竹外青山瀉影,樽前碧渚流清。無多煙景相接,一樣風光共迎。
倚遍闌干興未闌,無端狼藉笑杯盤。
荊妻依戀庭帷遠,游子歸來風雪寒。
壯盛韶華空寂寞,迢遙家室話團欒。
春暉從此年年好,何計偕承菽水歡。
長安十月飛繁霜,西風落葉戛金商。
道場隙地一千畝,頹垣破礎凄荒荒。
壞塔陂陀野狐噪,華楹漫漶饑鼠忙。
憶昔憲皇興作日,飛樓涌殿何巍昂。
外家恩澤敵田窶,祖師勢要凌侯王。
三百年來變陵谷,龍象孱弱鼪鼯狂。
毗盧閣子今安在,向時鐵鳳蟠穹蒼。
銅駝荊棘古所嘆,今我何為獨旁皇。
鼻涕垂頤不須管,況問人世滄與桑。
春來到處弄輕柔,綰霧縈煙不自由。
情密暗牽楊柳外,恨深偏系杏梢頭。
鶯梭引緯應難織,魚餌投綸恐莫收。
日暮風高總飄泊,殘絲長送落花愁。
眾星欲沒月模胡,人家河上起相呼,相呼相喚采秋菇。
問渠早起緣何事,此草日出化作田中枯。
采菇采菇君早歸,霜寒露重濕人衣。
藍田白玉非無種,不似商山好蕨薇。
白如白玉簪,香如玉田禾。行人且莫行,聽我采菇歌。
儂家住在黃河曲,一日波濤怨殺河。
河來有魚去有麥,麥下秋霜菇菜多。
不求河血城南去,只愿年年河不波。
臘鼓催年,霜鐘警夜,青衫夢遍塵土。
鬢華空換千尊,淚眼倦看萬戶。
官梅驛柳,望不見、行人來處。
聽玉關、一曲銷魂,啼損舞衣金縷。
吟未定、渡河舊句。
腸欲斷、天涯情緒。
漫悲酒黯生平,解惜歲寒俊侶。
江山如此,待綃與、番番風雨。
又誤了隔歲歸期,莫便塞鴻飛去。
高拋不至天,
低擲不到地,
南北東西無處避。
帶累雪峰老人,
喚作南山鱉鼻。
似水鵑聲一夕催。
青絲驕馬斷章臺。
分明搖落江潭路,
依舊傞傞軟舞來。
漁陽鼙鼓幾曾停,
長恨歌成不忍聽。
一種香魂埋宿草,
巴山尚譜雨淋鈴。
江北蓼花秋。天自悠悠。一生離恨幾時休。聽到夜深更漏轉,點點生愁。
云影向東流。月上邗篝。何時同泛菊花舟。說盡相思千萬語,才下心頭。
浮云散盡狂波止,天上玉蟾水底圓。皎潔迥然通湛寂,此時消息若為傳。
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烏兔體全身,靈機何處覓。
今朝看見昨朝人,依舊眼睛光似漆。
古佛不到處,諸人共用。諸人不到處,古佛同參。同參共用如何顯,種田博飯機非淺。
因思昔日老師言,三界本無何用免。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更是誰。霧露云霞遮不得,個中猶道不如歸。
復何歸,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
天機藏不得,花笑鳥啼時。不待重拈出,當人合自知。
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更將何物演真乘,六六元來三十六。
一是一,二是二。頭上是天,腳下是地。饑即餐兮困即睡,人人皆受如來記。
三世諸佛,不知有恩無重報。貍奴白牯,卻知有功不浪施。
明大用,曉全機。絕蹤跡,不思議。歸去好,無人知。
沖開碧落松千尺,截斷紅塵水一溪。
衲僧照徹千差眼,緇素淺深毫發分。分處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獨稱尊。
脫葉何曾上故莖,
亂蟲苦作不平鳴。
已教楚客愁難遣,
況聽高樓擪笛聲。
邇年世事盡翻新,詩酒如君亦雅人。
撥去窮愁留血性,好看春色助精神。
喬枝舊契書容讀,棣萼新芳趣自真。
覆甕一編嘆已久,今朝何幸拂浮塵。
雨過風柔五兩輕,殘霞晴掛寶安城。
三年寤寐三秋客,一水蒹葭一日程。
社結芳鄰仙可侶,斕成孤枕夢偏清。
重來為赴平原約,家釀君應日日傾。
俗儒閣閣蛙亂鳴,亭林老子初金聲。
昌平山水委灰燼,可憐孤臣淚縱橫。
東西南北轍跡遍,斷柯缺斧終無成。
獨有文章巨眼在,北斗麗天萬古明。
聲音上溯三皇始,地志欲掩四子名。
丈夫立言要須爾,擊甕拊缶烏足鳴。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與四海劉傳瑩。
雨歇空堂秋氣生,酒杯無惜坐深更。
扁舟此去復為客,一宿緣君暫到城。
夜月幾時還共照,楚山應恨不同行。
西風萬里傳書處,待汝題詩贈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