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祐太后挽歌辭三首
三朝欽母訓,四海被仁風。倉卒垂簾政,艱難取日功。仙游暌懿范,孝慕慘皇衷。寢隧休華飾,靈輀必返嵩。謚易徽名正,恩加戚屬優。素心潛道妙,盛化秉坤柔。握璽終存漢,為梁實配周。愿書班馬紀,萬古播芳猷。儉約身為率,憂勤壽豈延。鐘殘長樂夜,日斷泰陵煙。歸馭應奔月,馀勛賴補天。傷心南渡日,一棹贛江船。
三朝欽母訓,四海被仁風。倉卒垂簾政,艱難取日功。仙游暌懿范,孝慕慘皇衷。寢隧休華飾,靈輀必返嵩。謚易徽名正,恩加戚屬優。素心潛道妙,盛化秉坤柔。握璽終存漢,為梁實配周。愿書班馬紀,萬古播芳猷。儉約身為率,憂勤壽豈延。鐘殘長樂夜,日斷泰陵煙。歸馭應奔月,馀勛賴補天。傷心南渡日,一棹贛江船。
何處觀文獻,如公尚典刑。
詩先獲麟作,字本換鵝經。
牛斗漫寶氣,虛危須德星。
無為偃薄計,不晚詔除聽。
酒味雖云薄,談端卻甚長。
過從未能數,咫尺每相望。
幾念乘羸出,還嫌觸熱妨。
簷昏書掩卷,月晚坐移床。
帆來鳥去蘇州句,落木長江老杜詩。
得意寫圖那辦此,驚人吐句或能之。
長年役役愁肝腎,老態骎骎入鬢髭。
寄謝樵夫與漁子,可憐日用不能知。
風聲富貴每多偏,造物于公獨俾全。
笑我效顰忘露丑,不知學步返難前。
侏儒自合奉囊粟,衛尉何曾直一錢。
我地有饑能任恥,熟聞高義薄云天。
長夜漫漫起飯牛,飛鳶跕跕墮炎州。
是皆有命無悲感,孰若委心安去留。
駿足豈嫌鑾輅苦,散才當逭斧斤搜。
吾人故有交期在,出處何須終并游。
晚食以當肉,人言蠋巧貧。
茹蔬何不可,設說未為真。
既屏豬肝累,何須鮭菜珍。
夜煨牛糞芋,朝罨破鐺塵。
今代韓夫子,頻年刺兩州。
官崇古常伯,地重漢諸侯。
父老記茂宰,山川皆昔游。
懸知里閭化,不待教條修。
夜入王巖觀,真同久客回。
望松知窈窕,次背識崔嵬。
有客成幽屏,談詩記昔來。
暫游還契闊,欲去重徘徊。
去歲不作瘧,今年乃病溫。
初無一床臥,但有小舟蹲。
未怕黃州鬼,唯憂楚國魂。
明朝強撐拄,搖兀到吳門。
望望吳楚隔,悠悠兄弟思。
經行偶來過,喜極為成詩。
二父已名世,諸郎皆好辭。
誰云前輩遠,未覺此風衰。
鉛山假尉懷初識,祖印依僧憶屢過。
看鏡余今嘆斑白,束書君亦尚犇波。
肯因艇子俱歸否,捫此空囊奈若何。
好并千巖學詩去,侯門彈鋏為悲歌。
考槃何必澗之阿,喧寂由來無異科。
筆下煙云供點綴,胸中邱壑寄婆娑。
清譚不負玉麈尾,白酒未孤金叵羅。
試數王春才幾日,落梅將盡鳥聞歌。
兄發久已白,弟顏那得紅。
從今喜朝夕,不復恨西東。
耕稼真吾事,詩書是祖風。
扶犂有余暇,把卷不妨同。
尚友固十載,過江真一時。
信曾前輩及,寧后古人為。
竟作東山臥,漫傳康樂詩。
荊州人物論,夫豈惜吾私。
數月臥城郭,茲晨歷郊原。
林鶑語聲近,陂鷺背影翻。
稻栽已遍畝,桑采無剩園。
因行一欣爾,送友重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