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讀書感懷
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
我坐蓬窗下,答以讀書聲。
悲哉白發翁,世事已飽更。
一身不自恤,憂國涕縱橫。
永懷天寶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雖未下,要是復兩京。
三千同德士,百萬羽林營。
歲周一甲子,不見胡塵清。
賊酋實孱王,賊將非人英。
如何失此時,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靑史亦無名。
此詩倘不作,丹心尚誰明。
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
我坐蓬窗下,答以讀書聲。
悲哉白發翁,世事已飽更。
一身不自恤,憂國涕縱橫。
永懷天寶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雖未下,要是復兩京。
三千同德士,百萬羽林營。
歲周一甲子,不見胡塵清。
賊酋實孱王,賊將非人英。
如何失此時,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靑史亦無名。
此詩倘不作,丹心尚誰明。
荒林中貓頭鷹獨自啼叫,野水里鵝群發出鳴響。我坐在蓬窗邊,以讀書聲回應。可悲啊,我這白發老翁,世事都已歷經。連自身都無暇顧惜,卻為國事憂愁,涕淚縱橫。我一直懷念天寶末年,李、郭二人出兵整治軍隊。河北雖未收復,但到底還是光復了長安和洛陽。那時有三千同德之士,還有百萬羽林軍。時間過了六十年,卻不見胡人的戰亂平息。賊首實際上是懦弱的君主,賊將也并非英雄豪杰。為何錯失那時的良機,坐等著奸雄產生。我死后尸骨很快腐朽,青史也不會留下我的名字。若這首詩不寫,我的一片丹心又向誰表明呢。
梟:貓頭鷹。
飽更:歷經很多。
恤:顧惜。
天寶末:唐玄宗天寶末年,發生安史之亂。
李郭:指李光弼、郭子儀,二人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將領。
兩京:指長安和洛陽。
甲子:六十年。
胡塵:指金兵的戰亂。
孱王:懦弱的君主。
此詩為陸游晚年所作。當時南宋政權偏安江南,朝廷主和派勢力占上風,收復中原的大業遲遲未能實現。陸游一生渴望收復失地,卻壯志未酬,在一個春夜讀書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其特點是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以古鑒今。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一貫的愛國主題,展現其心系天下的高尚品格。
楚云旖旎水纏綿,
生就珠胎玉骨仙。
昨夜瀟湘明月下,
意中人恰似卿妍。
老矣無錢買沃洲,欲從苕霅問菟裘。卻煩二子先歸去,好處林塘為相攸。
欲快青眸忍白開,故將淵默自藏雷。苕溪今日寧無晝,不見蘋吹好句來。
養得禪心境漸新,幽花疏竹四無鄰。
乍來即羨清閒地,久住都忘富貴人。
童子爭眠深樹影,沙彌嗔掃落花塵。
濃須短鬢年年在,卻向空門寄此身。
獨鳥沖波去意閒。壞霞如赭水如箋。為誰無盡寫江天。
并舫風弦彈月上,當窗山髻挽云還。獨經行處未荒寒。
汽笛聲嗚咽。鷗鳥時飛滅。徘徊海畔,帆懸夕陽千葉。羨他漁戶樂,卒歲無離別。
紅日忽沉西,躍出水中月。對影三人立,天地闊。吊騎鯨客。云生屐浪翻雪。
謝風姨雅意,為我梳華發。愿美酒千鐘,一醉艷陽節。
邊頭幾日靜干戈,
見說朝家已講和。
猶惜人家有湯鑊,
攢眉終日為催科。
長松偃蹇山厜?,倚空矗立如懸梯。回旋三百六十級,絕頂上與浮云齊。
我來山下日卓午,林風颯颯籃輿欹。忽如舟行上急瀨,長篙巨石相撐支。
蜿蜒一線入空碧,后迷來徑前無蹊。輿夫邪許亦良苦,據石憩暫還嗟咨。
平生覿面等胡越,此際相倚同安危。斂昏階盡得峰頂,入寺再拜潛致詞。
自知賦命甚窮薄,此行無恙邀神施。世途杳杳未遍歷,茍免顛越無他祈。
登輿卻走下絕壑,微茫夜色迷東西。峰頭鐙火出天半,繁星掩映交參差。
歸途惘惘若夢寐,濟勝無具良自嗤。黃塵烏帽固為苦,布襪青鞋寧獨宜。
此生位置任天意,倒身一臥忘饑疲。
春田豈不美,春園亦可佳。
田水流決決,園禽語喈喈。
荷笠復攜鋤,動作頗自諧。
鄰叟三五輩,擊壤歡無涯。
祿仕四十年,志運良已乖。
許國既無補,陷阱幾沈埋。
皇恩湛昭洗,印綬蒙優差。
內循齒發衰,愧彼英俊偕。
休焉保其終,飛章乞殘骸。
將歸樂復樂,清風掃孤懷。
朔風卷水水倒行,三日不抵臨川城。
天空野曠人煙斷,滄波浩浩孤舟橫。
回首白云凝不飛,憶昨長跪牽爺衣。
爺年漸老兒遠去,膝前誰問寒與饑。
欲語妻孥轉嗚咽,十口從此隔風雪。
已憐長安不易居,更堪貧賤難為別。
十年琴劍西復東,三百六旬如轉蓬。
出門即是客,遠近將毋同。
何獨此別心忡忡,江上嚴寒晚來作。
呼僮暖酒斟復酌,醉不成歡臥未能,坐看紛紛雪花落。
濁水因何發,流來五里林。
鵁鶄鸂鶒少,苦竹刺藤深。
依草尋詩坐,緣花貰酒斟。
西風吹鬢發,泥濘苦相侵。
李杜日已遠,疇能振風雅。淫哇既紛靡,視古氣益下。雷鳴喧瓦缶,遂謂黃鐘啞。魚目輕夜光,駑駘鄙宛馬。獨立天地間,長懷何由寫。白雪非不彈,舉俗和者寡。
人生宇宙間,愚哲惰與勤。年華不可再,努力思超群。大禹寸陰競,陶侃惜其分。不見東流波,晝夜方沄沄。吾徒但飽食,與俗同繽紛。既無良平智,又乏賈鄧勛。立言著當代,庶以期斯文。
穆王瑤池宴,八駿爭先之。渠黃既電邁,騄耳亦風馳。舉觴勸王母,回鞭自西陲。造父策其勛,聲價傳當時。顧謂駑駘輩,道坦爾其來。日暮路且遙,倒行方逆施。
鳳凰被五采,自顧何葳蕤。朝飲醴泉水,暮宿梧桐枝。虞廷舞簫韶,周時或鳴岐。和聲感至治,千秋一來儀。孔圣實繼作,盛德元匪衰。徉狂者誰氏,乃獨歌已而。
滎河不愛寶,龍馬負圖出。人文兆鴻濛,列點昭星日。皇覽契玄造,俯仰已致密。五行妙生成,八卦定兇吉。大哉周孔圣,以道相繼述。雖云六十四,萬匯始畫一。
夏后承四載,胼胝事洪流。龜文自天錫,大法列九疇。皇極居其中,錫福為民休。商辛既不極,姬政日以脩。慇勤訪箕子,彝倫為咨諏。至哉君子心,傳道非臣周。
吾觀詩三百,豈徒正而葩。其言本情性,反覆成詠嗟。二南乃其端,列國多淫哇。洋洋雅與頌,制作功尤嘉。善者固敦厚,惡者亦紛拿。圣人示我要,蔽以思無邪。
姬轍既已東,王綱日陵替。蠻夷遂猾夏,諸侯亦專制。雖稱葵丘盛,區區假仁義。大哉春秋筆,斧鉞嚴可畏。是非予奪間,立法垂萬世。孰云吾道窮,經成感麟至。
揖遜稱唐虞,征誅尚湯武。煌煌帝王德,簡冊傳千古。云胡巢與由,萬乘棄如土。采薇首陽巔,夷齊獨何苦。
周衰逮彊秦,并吞猛于虎。驅民赴兵戈,白首填草莽。江都游未返,豺虎方斗縈。堂堂龍鳳姿,舉義揚旗旌。擒充戳建德,銑舉不日平。功高即帝位,貞觀蜚英聲。惜乎晉陽謀,兼受突厥盟。婚風既相踵,敵馬來縱橫。
子云不曉事,老厭居執戟。法言仿論語,太玄擬周易。美新無乃佞,意謂伸蠖尺。投閣身致危,于道竟何益。何如淵明翁,敝屣棄彭澤。浩歌歸去來,南山聳秋碧。
白水奮炎祚,赤符應天休。云臺二十四,烜赫皆封侯。富春有故人,物色來羊裘。翩然不受爵,獨釣滄江流。元功布衣婦,所進多嘉猷。伊誰秉史筆,類與隱者侔。
三國既鼎峙,髦俊紛如林。恭惟諸葛公,出處實所欽。結廬南陽臥,抱膝梁父吟。管樂雖自許,伊呂非難任。君看三顧馀,驅馳勞寸心。拳拳出師表,讀之涕盈襟。
牝雞司晨禍,變亂五十秋。向非張公能,唐室幾為周。斬本須斬根,絕水當絕流。惜哉不及此,三思乃見優。事機一以失,養患成奸謀。崎嶇道路遠,竟死誰之尤。
纓簪兩葉盡朱輪,繒蓋翩翩覆繡茵。
異等為郎金作紱,廉名分郡甑生塵。
褰帷地絕三吳險,擁傳秋歌五馬新。
此去陪京猶咫尺,股肱原重法曹臣。
蕩滌真成快,氛霾不敢陰。
萬花恩澤了,二麥寵光深。
地勢瞻仙掌,河源識帝心。
馬頭迎霽色,詩句日邊尋。
跋涉何辭遠,中原匹馬來。
黃金燕市客,白雪孝王臺。
笛里關山老,年光日月催。
華堂秋色靜,試共盡余杯。
花光相映并頭船,竟有珠聯壁合天。
一水香交通笑語,兩家簾卷見神仙。
清波照影尤增艷,好事無心轉得圓。
偏是情深偏分淺,何時刑尹卻駢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