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雜詠六首 其四
久客經(jīng)春夏,風清尚坐留。樓頭延月滯,樹杪見星流。東土登平歲,西疇黍稌秋。山妻應解事,曲蘗已吾謀。
久客經(jīng)春夏,風清尚坐留。樓頭延月滯,樹杪見星流。東土登平歲,西疇黍稌秋。山妻應解事,曲蘗已吾謀。
久在文公幾杖旁,暮年所得最精詳。
貧甘香火辭符竹,病整衣冠坐簀床。
壯士軍中悲亮死,先師地下惜回亡。
法云破寺三間屋,卻有門人遠赴喪。
手提巴鼻腳踏尾,
仰面看天聽流水。
天明送出路傍邊,
夜靜還歸茅屋里。
青青乍展。似酒旗著雨,風里先飐。倚石婆娑,一片苔痕,長得露禽為伴。
抽條布葉才含丈,把小小、紅窗遮斷。記舊時、月影墻陰,疑共翠鬟相見。
池上濃陰正午,那人乍浴罷,祛暑頻扇。素手金刀,弱縷裁成,不減絺衣纖軟。
只愁林外秋聲起,漸做出、許多清怨。須傍將、孔翠屏隈,描入邊鸞東絹。
賣拙行裝去路賒,西風匹馬走天涯。
晚村野店濃煙鎖,古渡橫舟落日斜。
游慣不知身是客,心虛且暫寺為家。
功名枕上華胥境,漫唱雞聲徹曉霞。
六傳從天下,三山戀晝游。波恬看大海,風動遍遐陬。使節(jié)隨丹鳳,嚴程待紫騮。西南仍羽檄,何以借前籌。
赴闕春為伴,歸朝吏是仙。署云初號白,疏草舊稱玄。留滯吾同遠,飛騰爾獨先。秋來看羽翮,庭下更聯(lián)翩。
粉墻陰,絲絲柳色,芊綿弄清景。暗塵輕瑩,早夢繞江潭,愁緒難竟。
去年繡閣藏鴉鬢,鞭絲更掩映。怎解道、娉婷豐度,征人難再問。
今年綠楊又依依,柔條似可折,天涯誰贈。飄蕩里,闌干畔,游絲無定。
待儂與、燕鶯細語,春正在、梢頭煙靄暝。漫憶那、水邊飛絮,化萍青眼剩。
無孔鐵錘三五百,
烹金爐里鑄成來。
就將一個輕拋擲,
擊得玲瓏竅子開。
舊跡滿西京,高談就友生。
書曾搜孔壁,詩已變秦聲。
多難馀身健,新編計日成。
別來頭并白,望遠不勝情。
流鈴響,龍馭籋云來。
夾道騫華籠綵仗,紅云扶輅輾天街,迎駕鶴毰毸。
萬里春風,不知何處無離別。燈殘孤館正凄涼,空對溶溶月。枕上離魂欲絕。更聲聲、杜鵑啼血。病中寒食,恕里清明,總成虛設。
流滯經(jīng)年,異鄉(xiāng)言語差能說。繁弦急管故撩人,聽著腸如割。千縷垂楊搖曳。記河橋、那時攀折。可憐年少,青鏡無情,頓生華發(fā)。
水冷吳江,曲堤楊柳多衰謝。西風慣送別離船,又到楓橋下。斜日孤帆猶掛。更多少、游人歸也。重城又早,燈火搖星,管弦沸夜。
強自推篷,川途風景空如畫。鐘聲驚斷枕邊魂,殘月偏無藉。不見東窗艷冶。漫神游、歌臺舞榭。懷人易老,吊古多愁,臨風獨寫。
潮退寒洲聚沫,
雨收春嶂蒸云。
歷歷舊經(jīng)行處,
江村曙色初分。
犬吠孤村近,人煙障幾重。
斜門三面水,古屋萬年松。
苦菜當春種,香粳趁月舂。
無庸驚小隊,我已遂歸農(nóng)。
昊天不負我炎黃,日寇投降喜若狂。
萬里江鄉(xiāng)疑夢寐,八年涕淚付汪洋。
沙坪爆竹同歡慶,滬上萱闈豈可忘。
雪盡馬關奇恥辱,千秋百世永留芳。
此地傳為天寶門,政由漁叟話桃源。閣中名字誰為立,知是君平幾世孫。
舊聞但覺生米磯,新游更見黃連石。石邊磯上有軒窗,萬里一時來咫尺。
往游故喜秋無暑,今至還欣夏有涼。褦襶不能來熱客,泠然聽我夢還鄉(xiāng)。
團團政爾來天下,皎皎何從墮水中。剩欲學為牛渚詠,只愁笑殺綺裘翁。
燭淚夜黏桃葉袖,
酒痕春污石榴裙。
莫辭辛苦供歡宴,
老后思量悔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