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二日雪霽得月江舟漫興 其五
天花著地自玲瓏,繪素誰加太極功。萬象虛明歸此際,只宜孤月在寒空。
天花著地自玲瓏,繪素誰加太極功。萬象虛明歸此際,只宜孤月在寒空。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
能標百郡則,威肅一朝清。
典秩崇三禮,臨戍振五兵。
更聞傳世業,才子有高名。
采山仍采隱,在山不在深。
持斧事遠游,固非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
斧聲出巖壑,四聽無知音。
豈為鼎下薪,當復堂上琴。
鳳鳥久不棲,且與枳棘林。
浪跡棄人世,遠山自幽獨。
始傍巢由蹤,吾其獲心曲。
荒庭何所有,老樹半空腹。
秋蜩鳴北林,暮鳥穿我屋。
棲遲樂遵渚,恬曠寡所欲。
開卦推盈虛,散帙攻節目。
養閑度人事,達命知止足。
不學東周儒,俟時勞伐輻。
孤峰臨萬象,秋氣何高清。
天際南郡出,林端西江明。
山門二緇叟,振錫聞幽聲。
心照有無界,業懸前后生。
雖知真機靜,尚與愛網幷。
方首金門路,未遑參道情。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哀榮今共盡,凄愴杜陵田。
封樹遵同穴,生平此共歸。
鏡埋鸞已去,泉掩鳳何飛。
薤挽疑笳曲,松風思翟衣。
揚名將寵贈,泉路滿光輝。
應歷生周日,修祠表漢年。
復茲秦嶺上,更似霍山前。
昔贊神功啟,今符圣祚延。
已題金簡字,仍訪玉堂仙。
睿祖光元始,曾孫體又玄。
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
北闕心超矣,南山壽固然。
無由同拜慶,竊抃賀陶甄。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東嶺新別處,數猨叫空林。
昔游有初跡,此路還獨尋。
幽興方在往,歸懷復為今。
云峰勞前意,湖水成遠心。
望望已超越,坐鳴舟中琴。
皇綱歸有道,帝系祖玄元。
運表南山祚,神通北極尊。
大同齊日月,興廢應乾坤。
圣后趨庭禮,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觀,萬國賀深恩。
錫宴云天接,飛聲雷地喧。
祥光浮紫閣,喜氣繞皇軒。
未預承天命,空勤望帝門。
道路五千里,門闌三十年。當時攜手人,今日無半全。
詠題官舍內,賦韻僧房前。公登略彴橋,況榜龍{舟卬}船。
遠寺吐朱閣,春潮浮綠煙。鹓鴻翔鄧林,沙鴇飛吳田。
諸子紛出祖,中宵久留連。坐客三千人,皆稱主人賢。
國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身在薜蘿中,頭刺文案邊。
故吏已重疊,門生從聯翩。得罪為何名,無階問皇天。
出門多岐路,命駕無由緣。伏承諸侍郎,顧念猶迍邅。
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往年脫縫掖,接武仕關西。
結綬腰章并,趨堦手板齊。
仙山不用買,朋酒日相攜。
抵掌夸潭壑,忘情向組珪。
事遷時既往,年長跡逾暌。
何為青云器,猶嗟濁水泥。
役牽方遠別,道在或先迷。
莫見良田晚,遭時亦杖藜。
上客夜相過,小童能酤酒。
即為臨水處,正值歸鴈后。
前路望鄉山,近家見門柳。
到時春未暮,風景自應有。
余憶東州人,經年別來久。
殷勤為傳語,日夕念攜手。
兼問前寄書,書中復達否。
贈君金珰太霄之玉珮,金鎖禹步之流珠。
五岳真君之秘箓,九天丈人之寶書。
東井沐浴辰已畢,先進洞房上奔日。
借問君欲何處來,黃姑織女機邊出。
青冥南山口,君與緇錫鄰。
深路入古寺,亂花隨暮春。
紛紛對寂莫,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水,經聲時有人。
晚心復南望,山遠情獨親。
應以修往業,亦惟立此身。
深林度空夜,煙月資清真。
莫嘆文明日,彌年徒隱淪。
神女歸巫峽,明妃入漢宮。
搗衣余石在,薦枕舊室空。
行雨有時度,谿流何日窮。
至今詞賦里,凄愴寫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