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宗豫先歸詣清河途中寄勉仁弘濟
載書先發赴前營,雨浥飛埃晚更晴。人喜望家三舍近,馬知歸路四蹄輕。風飄點點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樹明。卻憶今宵氈帳底,翠壺紅燭伴雙清。
載書先發赴前營,雨浥飛埃晚更晴。人喜望家三舍近,馬知歸路四蹄輕。風飄點點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樹明。卻憶今宵氈帳底,翠壺紅燭伴雙清。
落花飛滿衣,
似有留人意。
何處無情風,
依然吹落地。
論交少日各襟期,相對而今鬢欲衰。
笑我平生玄尚白,憐君廿載素為緇。
時危莫嘆功名薄,學短空驚歲月移。
何日比鄰結茅屋,塘邊同理鈞竿絲。
七十二社部落分,茹毛飲血麋鹿群。
中有曠隰名埔社,水繞山圍佳勝聞。
周回斜闊幾百里,豐草長林平如砥。
雕題黑齒結茅居,歌哭聚族皆依此。
牧牛打鹿釣溪魚,不識不知太古初。
別有天地非人世,萬頃膏腴可荷鋤。
諸人知處良遂知,
良遂知處人不知。
因思積雨花狼藉,
空寫愁腸說向誰。
夜窗書眼怯開帷。鐙花收焰時。
五更寒月不相隨。上廊林影遲。
青史事,碧山棲。蹉跎雙鬢絲。
十年心事入支頤。雁聲將夢飛。
上人家在衡山陬,好奇早作黔山游。
錫飛杯渡不知遠,荒山宴坐忘春秋。
中年鄉思不可鞚,七十二峰時入夢。
于今了了復玄玄,如葉脫枝繭離甕。
山中寶相比月圓,樓閣虛明秋照天。
我心懷歸不能語,卻覓來途下山去。
嶺上梅枝,送春風芳訊,直抵吾廬。陵江一軍獨進,凈掃萑苻。鳴琴未幾,便承恩、五馬前驅。比當日、東山折屐,老懷欣幸奚殊。
恨恨潢池盜弄,奈衰齡蹇足,空守鄉閭。行間代余宣力,賴爾諸雛。角巾私第,待他年、鳩杖歸扶。還試問、元侯經訓,何如黃石公書。
厥初我祖,始侯于唐。升為天子,四表輝光。豢龍陶丘,歷夏迨商。因而姓之,千載其昌。
惟縱既滅,秦乃代周。歷世隱德,賁于林丘。龍顏奮立,乃止毒流。偉哉司馬,破代封侯。
祖含輔劉,風虎云龍。山河帶礪,懋昭厥功。曰文而景,有光其封。潭潭相府,邁于前蹤。
根株既培,已茂其柯。元鼎見削,戶乃設羅。惟運則然,豈曰自窊。
在晉中業,起我長沙。嗚呼長沙,乃懋厥德。厥德不惑,受此方國。王室賴焉,孰敢僭忒。
豈曰今人,古不易得。世有顯人,吾何為始。偉哉武昌,遺澤千里。皇考繼之,載安其止。
仕路有聲,聞過則喜。瞻望前烈,予何能及。艱辛備嘗,未有成立。矯性之偏,佩弦自急。
將類卞和,抱玉以泣。凡事預立,學貴及時。五官之職,在心曰思。君子脩身,尚念于茲。
儼其敬哉,勿或怠而。孔道如日,老莊爝火。君子為學,取舍由我。
事親之孝,曾子云可。勉旃真有,何事久假。人之良能,觀此提孩。伊既學矣,告往知來。
嗚呼小子,尚竭其才。爾不竭才,于我何哉。
趁得身輕便掛冠,翩翩出岫白云閑。村疏一日是兩日,心廣半間如萬間。
聊把大門標俗子,別開荒徑友佳山。羲皇向上多馀地,時對清風一破顏。
特操剛明與俗乖,溪山亦復外形骸。子狂正作豈矯世,我醉欲眠聊縱懷。
勇賦一歸尤果決,光寒千丈不沉埋。從來林下何曾見,僅有先生闥可排。
天與才難似,家傳學更優。
著鞭心汗馬,游刃目無牛。
奏語聞三嘆,論功僅一州。
人才苦牢落,那不使公留。
幽香一縷透羅襦,親乳桐花小鳳雛。
密室喜無樊嫟侍,潛身悔與阮郎俱。
良期每被驚心誤,堅坐還防妒口誣。
卻憶獨來時節好,同群又礙阮咸姑。
禎符五百岳生申,臺斗清朝握化鈞。
赤舄喜瞻無量佛,金輪時護宰官身。
東風暖送薇垣色,南極光浮濲水春。
安得孤根欣有托,漆園長伴祝靈椿。
軍興三載急追呼,長吏曾知疾病無。
不向田園觸舊賦,又從瓜果索新租。
兒童入市愁心切,婦女提筐淚眼枯。
一舉義旗民日促,后人從此薄征誅。
元夕晴和中禁好,梅影玉闌干。
峭窄春衫試嫩寒。金翠會群仙。
移下一天星斗璨,喜色動宸顏。
行樂風光莫放閑。月在鳳凰山。
山月溪風兩自由,
紫蘭綠桂等離憂。
狂歌郁郁成何事,
一片夕陽蘆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