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送朗道人祝發廬山
芳草萋迷閉曲房,竹床蕓帙一燈光。常悲逝水因除發,偶看浮云遂別鄉。煙月待吟開遠岸,江妃聞梵禮孤航。凈心好過東林寺,尋向蓮花印舊香。
芳草萋迷閉曲房,竹床蕓帙一燈光。常悲逝水因除發,偶看浮云遂別鄉。煙月待吟開遠岸,江妃聞梵禮孤航。凈心好過東林寺,尋向蓮花印舊香。
巖前曾考腐斤樵,洞里仙人不可招。
龍睡有時慳小雨,春長無地覓靈苖。
與攻中散平時懶,更沃文園異日消。
調鼎和羮須玉液,預私清泚注輕瓢。
云煙猶暝曉,杖屨已高臺。
眼向不危去,景從無外來。
巧將新水墨,灑出舊塵埃。
攜得還天北,晴時闊展開。
先生吟文煩頰舌,未免諸生笑于列。跋前疐后誰使然,只有名多磨不滅。
燕公策高思精壯,筆下辭華爛文纈。岳陽少屈何足云,自喜江山助清絕。
墨畦筆逕久榛蕪,道山初識今文伯。鳯凰池畔未歸身,水晶宮里重游客。
讀書不知已幾世,汲古長余綆千尺。莫貪云水供醉吟,尚有典章須粉澤。
防風山前癡病吏,自笑著書玄尚白。蓬頭承甖十年事,過眼法書今霧隔。
那知流落得依憑,天與虺隤寛轡策。汀洲白蘋春幾許,江南日落汀洲古。
風光無恙似當時,猶與溪山相媚嫵。昔人苦吟終不盡,秪今余秀當勤取。
阿房賦客舊主人,試數文章猶第五。
燕麥詎可食,兔絲那為衣。
重??不御寒,野葛難療饑。
綈袍脫有意,豈得全身歸。
一飯責相酬,北山寧采薇。
山腰制作邇來新,斧鑿才終便掩門。
獨殿紛紛羅杞棘,老君寂寂看雞豚。
煙凝疊嶂為香火,風韻疏松作道言。
借問羽衣何處去,一齊歸屋抱兒孫。
猗猗亭下竹,娥娥竹上月。
微風靜蘭路,水石相映發。
盈前嬋娟子,秀色粲玉骨。
褰衣往從之,露泣苔侵襪。
七里梅花自一村,縣樓目斷暮云深。
玉人為弄昆溪笛,塵榻空橫單父琴。
知有春心傳庾嶺,可無雪興在山陰。
金鞍簇馬何時到,試聽東堂偪仄吟。
一鳥飛從何處來,歸去歸去聲聲催。
爐煙正自山閣起,天意俄從云路開。
三年至日阻為壽,萬里膝下今當回。
迎祥拜貺不勝喜,滿引賀酒千百杯。
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
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蕭蕭兩鬢吹華髪。
萬事不理醉復醒,長占煙波弄明月。
深入不毛何所負,不妨老子解癡頑。
九峰自積十年雪,八國猶遺六詔蠻。
楸帶綠垂蚯蚓直,苔衣翠滴鷓鴣斑。
山前人事如麻麥,卻憶孤城日日閑。
宰官得度卻無能,直斷曹溪一點燈。
脫體化為牛馬走,只身歸是水云僧。
晚煙破灶迷村落,桴鼓嘩空走稻塍。
弄水看山元未足,半規初月上觚棱。
東野多窮輙自鳴,半生云水共將迎。
朝廷纖悉收遺老,筆勢巉巖壓后生。
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詩句古鐘聲。
出秦壯思磨鋒鍔,欲破劉郎五字城。
秋日吐微明,寒葉墮半碧。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脈。
窗明棐幾凈,水石涵虛白。
茶開睡足眼,苔上懶行屐。
屋寒無燕雀,豈獨少賓客。
顧我警露鶴,佇此遼天翮。
相對雖不言,孤高比三益。
邇來世外心,漸覺眼界窄。
兒時喜功名,今念真戲劇。
平生翻羮手,欲爛誰能炙。
豈待二頃田,初無一廛宅。
第當營糟丘,努力期百尺。
頹然寄疏慵,坐看駒過隙。
韓郎食不足,苦心定誰惜。
那知落英繁,吾食豈無夕。
舉手謝飛鳶,一鼠何勞嚇。
秋壑相迎故出奇,便應到處小遲遲。
不妨簿領紛遮眼,未礙嵐光秀入脾。
小睡寧尋兒女夢,新詩定寫水云姿。
舊巾墊角風流在,何許杉篁暮雨時。
珠槃出海山崢嶸,滎陽城東春水生。
路沙陷車沒馬腳,行人避沙堤下行。
個中人利魚芡美,輕舠細網晨縱橫。
煙云彌茫水面闊,鷗鷺不管機心萌。
齒繁九州無曠土,此地何得無人爭。
我欲決水界畦壟,萬頃畢種淵明秔。
黃蓑大笠趁春雨,日與老農來勸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