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歸
持酒江頭到夕霏,愁城頓覺解重圍。
澄波宜月移船看,醉面便風走馬歸。
末路已驚添白發,故人頻報上黃扉。
彊隨官簿真成懶,乞我吳松舊釣磯。
持酒江頭到夕霏,愁城頓覺解重圍。
澄波宜月移船看,醉面便風走馬歸。
末路已驚添白發,故人頻報上黃扉。
彊隨官簿真成懶,乞我吳松舊釣磯。
手持著酒在江頭一直待到傍晚的云霞彌漫,憂愁的圍城頓時覺得解除了重圍。清澈的水波適合映著月色,便移船去觀賞,帶著醉意迎著風騎馬而歸。到了晚年已驚見增添了白發,老朋友頻頻傳來晉升到高官之位的消息。勉強跟隨官場事務真的變得慵懶,請求能讓我回到吳淞江畔舊時的釣磯。
夕霏:傍晚的云霞。
愁城:比喻憂愁的境地。
澄波:清澈的水波。
末路:指晚年。
黃扉:指宰相官署,這里代指高官之位。
官簿:指官場事務。
吳松:即吳淞江,在今上海一帶。釣磯:釣魚時坐的巖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晚年,在官場可能經歷了一些事情,感到疲憊和倦怠。看到老朋友不斷晉升,而自己卻已衰老,對官場生活產生了厭倦,從而更加向往閑適的隱居生活,于是創作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官場的倦怠和對閑適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自然的語言和借景抒情等手法,將內心的感慨和愿望展現出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能反映出當時部分文人在官場與隱居之間的矛盾心境。
游吳還適越,來往任風波。
復送王孫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
季子留遺廟,停舟試一過。
將軍稟天姿,義勇冠今昔。
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
雖為感恩者,竟是思歸客。
流落荊巫間,裴回故鄉隔。
離筵對祠宇,灑酒暮天碧。
去去勿復言,銜悲向陳跡。
皎然青瑣客,何事動行軒。
苦節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臨海樹,寒月上營門。
鄒魯詩書國,應無鼙鼓喧。
悠然富春客,憶與暮潮歸。
擢第人多羨,如君獨步稀。
亂流江渡淺,遠色海山微。
若訪新安路,嚴陵有釣磯。
縈回楓葉岸,留滯木蘭橈。
吳岫新經雨,江天正落潮。
故人勞見愛,行客自無憀。
若問前程事,孤云入剡遙。
知有前期在,
歡如此夜中。
無將故人酒,
不及古淳風。
含香臺上客,剖竹海邊州。
楚地多歸信,閩溪足亂流。
今朝永嘉興,重見謝公游。
柳陌乍隨州勢轉,
花源忽傍竹陰開。
能將瀑水清人境,
地主同聲復同舍,
留歡不畏夕陽催。
常知罷官意,果與世人疏。
復此涼風起,仍聞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憶觀魚。
一去蓬蒿徑,羨君閑有余。
白蘋楚水三湘遠,芳草秦城二月初。
連雁北飛看欲盡,
別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書。
鳳吹聲如隔彩霞,
不知墻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
疑有碧桃千樹花。
遠近作人天,王城指日邊。
宰君迎說法,童子伴隨緣。
到處花為雨,行時杖出泉。
今宵松月下,開閣想安禪。
適楚豈吾愿,思歸秋向深。
故人江樓月,永夜千里心。
葉落覺鄉夢,鳥啼驚越吟。
寥寥更何有,斷續空城砧。
未習風波事,初為東越游。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梅市門何處,蘭亭水向流。
西興待潮信,落日滿孤舟。
寶刀塞下兒,身經百戰曾百勝,壯心竟未嫖姚知。
白草山頭日初沒,黃沙戍下悲歌發。
蕭條夜靜邊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