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補闕入河南幕
皎然青瑣客,何事動行軒。
苦節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臨海樹,寒月上營門。
鄒魯詩書國,應無鼙鼓喧。
皎然青瑣客,何事動行軒。
苦節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臨海樹,寒月上營門。
鄒魯詩書國,應無鼙鼓喧。
你本是在宮中任職的清貴之人,為何要動身前往幕府呢?你堅守節操以報答知己,吟詩清唱著離開宮廷。秋日的城池挨著海邊的樹木,寒冷的月光照上軍營的大門。河南是鄒魯那樣崇尚詩書的地方,應該不會有戰鼓喧囂。
青瑣客:指在宮中任職的官員,因宮門飾以青色連環花紋,故稱。
行軒:指出行的車駕。
苦節:堅守節操。
掖垣:皇宮的旁垣,這里指宮廷。
鄒魯:春秋時的鄒國和魯國,是文化興盛之地,后泛指文化昌盛之地。
鼙鼓:古代軍中所用的小鼓,借指戰爭。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裴補闕要前往河南幕府任職,詩人皎然寫詩相贈。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動蕩,但河南地區相對文化底蘊深厚,詩人以此表達對友人的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皎然送別詩的特色,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真摯情感和對和平文化的向往。
仆夫疲躓復小休,晴云澹澹更悠悠。
村陂無人鳥聲樂,澗草不動春風柔。
長道此去星斗近,后期南來桑柘稠。
懐哉吾祖不溫席,老矣長卿今倦游。
塵坌中軒戶,誰標似水名。
物訛空自汩,人性本來清。
天上云藏月,人間石裹英。
云開與石裂,精瑩自分明。
巉巉廬阜秀侵天,有意登臨己十年。
美味君才嘗一臠,明珠我欲探重淵。
他時白首須歸隱,此去青云更著鞭。
扶杖為公尋好處,往來同逕得參禪。
客行西入函關道,秀氣東來滿關好。
北顧黃河天際流,回望荊山欲傾倒。
前瞻太華三峰高,中天屹立爭雄豪。
群山朝岳皆西走,勢似長風驅海濤。
金天殺氣何蕭爽,羽駕??輪應可往。
安得云梯倚碧空,上拂煙霞看仙掌。
祿仕飄然寄楚鄉,才能苦短志方強。
已栽綠柳如彭澤,況有黃金似櫟陽。
風飐湘波天影動,云來衡岳雨聲長。
尚疑卑濕難安處,更起西邊百尺堂。
公干清漳臥,維摩浄室居。
作詩心在否,問法意何如。
臺榭花飛盡,池塘雨洗初。
劇談能強起,便欲駕柴車。
三百六十路,通精此有門。
數奇藏日月,機發動乾坤。
對面知為敵,渾輸卻有翻。
詐貪常易喪,仁守乃長存。
只子如輕用,全功更莫論。
就令投險勝,寧抵被圍奔。
縱得四方盡,寧同一腹尊。
傍觀饒好著,當局奈嗔言。
慚愧中孚信,幾危大壯藩。
坐觀成敗者,安得不驚魂。
仙都朝百靈,奇絕眾峰冠。朝初五馬游,萬里卷云幔。
春陽散地脈,指顧群陰泮。刻玉露巉巖,嚴嚴色足憚。
怪木走獰虬,老藤連朽貫。峰勢忽騫騰,天馬脫修絆。
飛流三百尺,余沫拂霄漢。空谷隱晴雷,聒耳笑語亂。
所愿化日長,誰憂斧柯爛。況復值此時,桃竹分相半。
乘興事幽尋,頓覺神還觀。信步忘險易,履襪遭污漫。
恣觀融結巧,疑費陰陽炭。暝色生四垂,孤煙起樵爨。
千騎去如飛,夕陽人影散。
定策元豐末,勞謙圣烈光。
外家深自抑,俊德盡明揚。
恭儉隆三世,寛仁覆萬方。
功成身不處,仙駕白云鄉。
遣奴持書問云居,我今持節行匡廬。
請服磨衲大牛車,來飯香積及雕胡。
舍施琥珀及珊瑚,滄海徑寸之明珠。
師應問吾今何如,謂方據案治文書。
較量貴賤調盈虛,擒取猾吏如捕狐。
夜涼飲酒一百壺,醉視萬物渾錙銖。
云居若言太粗疏,謂我寄聲謝云吁。
萬事崢嶸不自由,年來書信最綢繆。
雁飛玉塞無多地,人望神都正倚樓。
祗恐邉風多浩蕩,故令音驛每遲留。
何如欵段相隨出,鄉曲長為馬少游。
晚雨落雖收,夜風鳴未已。輕寒破秋夢,亦逐征人起。
闖篷問篙師,開帆已數里。喧喧波拍岸,漠漠云覆水。
濺點如珠翻,涌瀾若山峙。白鳥亦回翔,江豚相助喜。
余聲更澎汃,掀兀席與幾。孤舟沒復出,輕捷如可恃。
我生游四方,大半江湖里。吳會吊胥臣,瀟湘尋帝子。
詠歌懷曩昔,往往成詩史。此行又壯觀,快欲插翼比。
雄豪愛宗愨,瀟散追范蠡。搥鼓佐傾觴,呼兒斫金鯉。
空澗寒探月,高齋客聚星。
霜分破窗白,山獻隔簾青。
窺水知僧定,占云識地靈。
時時驚鶴夢,木葉下危亭。
城上飛簷出百尋,回環古木自成陰。
涼生白晝收團扇,影入斜陽剪碎金。
茂密卻遮西望眼,逍遙未有北歸心。
淵明盛說家園趣,誰信吾園趣更深。
人間滾滾竟何營,只為蠅頭利與名。
千里瘴鄉吾逐客,一簞窮巷子書生。
文章相誤終須別,寵辱無闗自不驚。
贏得白頭閑處坐,一竿風月有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