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試院即事三首 其一
虛堂靜院晝垂簾,朱墨分曹憲令嚴。兵衛重行皆雨立,文場何處覆星占。豈無威鳳翔寥廓,定有神蛟起蟄潛。自古河汾多俊乂,會看異業佐軒炎。
虛堂靜院晝垂簾,朱墨分曹憲令嚴。兵衛重行皆雨立,文場何處覆星占。豈無威鳳翔寥廓,定有神蛟起蟄潛。自古河汾多俊乂,會看異業佐軒炎。
功德四朝日,河汾千載馀。曲臺家乘禮,東觀世藏書。誦豈多三篋,名因出九臚。殿前曾劍履,師傅幾人如。
風雨中臺坼,笳簫上黨寒。崇班瞻太保,舊學失甘盤。瓜奠頻繁遣,槐陰次第看。鳳毛今五色,得恐謝家難。
西溪丹杏,波前媚臉,珠露與深勻。
南樓翠柳,煙中愁黛,絲雨惱嬌顰。
當年此處,聞歌殢酒,曾對可憐人。
今夜相思,水長山遠,閑臥送殘春。
得處亦多矣,風前任鬢班。
年過半百外,天與一生閒。
瑩凈云間月,分明雨后山。
中心無所愧,對此敢開顏。
瞿塘關里異乾坤,石狹山深日氣昏。
行過西陵天亦晚,浪平風暖下荊門。
百二灘行盡,岧峣指縣門。
溪流牛鼻沒,山勢虎形蹲。
夜賽知年富,冬晴愛日溫。
孤舟停泊處,紅葉自成村。
雪后車塵喜不揚,羸軀初試北風強。行廚快飽沙河飯,出郭猶聞御苑香。
曾說蹕臨金粟地,誰攀龍到白云鄉。神宮豈為江淮遠,萬古茲山鎮朔方。
滿山燈火列齋廬,十載王官奉謁初。騎省秋來還有賦,文園老去漫多書。
氈寒尚憶青綾直,臺迥頻瞻絳節居。擬和冰廳長至曲,昌平道上獨馳驅。
鐘聲半夜出明樓,陵樹行行石磴幽。鵠立且須中使鑰,駿奔初薦太常羞。
橋山弓劍云長閉,原廟衣冠月自游。曾是鐘陵陪祀者,幾回清夢落南州。
如障如屏如繡畫,
似幢似蓋似旌旗。
披霜亦有春光好,
帶露不知秋是愁。
應悔依籬露色相,
隨塵輾轉幾沈浮。
子云可擬易論無,
頗似蘭亭細字模。
始信圣經非小藝,
不羞依樣畫葫蘆。
掛席紫楓前,寒江清可憐。
歸樵遺野燒,販客逐墟煙。
山筍迎霜出,沙鳧背日眠。
美人棹歌遠,誰與續殘篇。
蘆葉萍花映白溝,百年塘濼兩朝秋。天長馬放滹南磧,霜落烏啼代北州。衰草獨尋磨劍石,涼云不散洗妝樓。珠冠只博梁園醉,兄弟烽煙萬里愁。
海上晴云射晚霞,燕臺風雪洛陽花。三秋艮岳催移石,四月溫湯敕進瓜。南渡有人先馬跡,北歸無雁過龍沙。鈿車一樣青城路,五國城荒是舊家。
昌平山水剩寒藤,木脫千崖見石棱。當蹕綠殘燒后石,守陵紅點雨中鐙。花宮梵漏催銀箭,椒殿星河落玉繩。夜冷瓊華孤島上,銅仙鉛淚幾行冰。
翁仲秋苔衣只孫,梟鳴起輦峪黃昏。幔城此日荒銀海,幄殿當時駐鐵門。禦酒西風花盡落,清歌南內水猶渾。蟠龍貼地穹廬月,一舞天魔有淚痕。
涼云薄薄如羅綺。絲絲欲繡回文字。
鴻雁不歸來。叫奴心上猜。
自憐腰減舊。卻憶人同瘦。
驀見暗飛霜。沿堤柳色黃。
燕去梁空朝復暮。昔也雙棲,今也天人路。追悼恩情徒絮絮。愛河滴血難消數。
夜半金風桐葉露。客邸無端,忽動秋聲賦。最是老夫腸斷句。披圖淚濕衫如雨。
劫井灰飛天地晦,用夷變夏綱常悖。父子平等染歐風,禮義廉恥四維廢。
芙蓉城是古暨陽,中有謝氏世流芳。綿綿瓜瓞守勿替,先人遺跡人爭藏。
個中往事分明在,北堂供奉毋敢怠。母病形骸子病神,目不交睫十八載。
誰歟繪者虞山章,丹青易代發幽光。即金披圖肅然起,我欲為之歌陟屺。
竹根雨過石苔斑,鐘梵蕭然晝掩關。坐愛微涼生碧殿,忽看飛雨失青山。云分暝色來天外,風捲湖聲落樹間。最是晚晴堪眺詠,夕陽橫抹蓼花灣。
山中六月可逃禪,相與清齋佛座前。風細石壇松落子,雨深沙竇竹垂鞭。別來光景渾依舊,壁上題名不記年。底用忘歸歸自好,晚霞新月載溪船。
寂寂云堂車馬稀,陰陰灌木暑光微。竹根雨過蛙爭吠,松下日斜僧未歸。每見青山羞世網,欲臨流水置柴扉。紫薇勝槩吾能領,只恐時情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