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儋
別離何從生,乃在親愛中。
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東。
日昃不留宴,嚴車出崇墉。
行游非所樂,端憂道未通。
春野百卉發,清川思無窮。
芳時坐離散,世事誰可同。
歸當掩重關,默默想音容。
別離何從生,乃在親愛中。
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東。
日昃不留宴,嚴車出崇墉。
行游非所樂,端憂道未通。
春野百卉發,清川思無窮。
芳時坐離散,世事誰可同。
歸當掩重關,默默想音容。
離別之情從何而生呢?原來是在親密友愛的人之間。轉而想到遠行之人,拂衣就要各奔西東。太陽偏西了也不停留宴飲,整備車馬就要駛出高大城墻。遠行游歷并非快樂之事,憂愁的是大道未能暢行。春天原野上百花盛開,面對清澈的河流思緒無窮。在這美好的時節卻要分離,世間之事誰能與我相同。回去后我將緊閉重重門戶,默默地想念你的音容笑貌。
何從生:從何而生。
親愛:指親密的友人。
行路子:遠行之人。
拂衣:振衣,常表示決絕或灑脫。
日昃(zè):太陽偏西。
嚴車:整備車馬。
崇墉(yōng):高大的城墻。
端憂:憂愁。
芳時:美好的時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友人李儋遠行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內心有諸多感慨,在送別友人時借詩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以樂景襯哀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展現了詩人真摯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水平。
于赫仁皇訓典垂,寬慈實德太平基。
鴻圖植遠文孫紹,燕翼謀深烈祖貽。
寶歷初更思善治,瑤編久閱撫良規。
平平王道今猶昔,海宇雍熙庶可期。
閴歷煙巖古,琮琤雪澗橫。
海潮秋八月,山雨夜三更。
肯作隨流想,難忘潄石情。
壯懷徒激烈,聊復以詩鳴。
經旬習懶慣山居,不寫城間一字書。
把菊見山新趣倦,泛蓮依水舊交疎。
無心是處友麋鹿,有客寄誰烹鯉魚。
見說近來軍食足,不妨詩卷訪犁鋤。
確犖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鄉井,稱善同聲溢里閭。
教子垂芳心有待,榮親養老意何如。
貤恩漫爾撐門戶,肯負當年一束書。
九天驛騎下弓招,葵日丹心識就堯。
鸞鳳正應在阿閣,鶢鶋何事享簫韶。
丘園有分容逋客,海岳無裨愧圣朝。
老病不堪心力倦,甫田勿嘆莠蕎蕎。
慶云絢彩,河漢縈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先民授能,維圣成之。英英后先,疇其勝之。
有晉大令,父而兄之。一門擅奇,世共稱之。小楷之傳,抑更精之。芝靈葩奇,杳莫名之。
賜書官奴,既準繩之。洛神出藍,而復青之。閱幾何年,劫火經之。鬼神護持,莫憑凌之。
煌煌炎圖,帝中興之。嚴除清廂,又南榮之。翰權墨衡,千古程之。神覽睿藻,二難并之。
一真既藏,大訓形之。流秘下方,萬目驚之。或軼或傳,式經營之。十閱歲華,迄克膺之。
竭橐以酬,尚或矜之。恍然舊觀,緘且縢之。有煒廟瑟,天球鳴之。鄙俚混淆,敢曰聲之。
金籥玉箋,謹毖扃之。咨爾子孫,思供承之。
五言簡嚴而意不迫,七言豐腴而體不忒。
意公彷徉于景物之間所謂造化生意者,蓋亦畢寫于翰墨。
如彼纖巧,旬鍛月煉,又焉得以踐其閫閾。
春萌夏假,默具帝力。公詩自然,于以觀德。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歷難窺本在奇。
萬世機緘發龍臥,六軍偏伍漫魚麗。
常山變化徒言用,斜谷崎嶇不遇時。
積石平沙人不識,盡從靺鞨說行師。
鶴書幾到闔廬城,見說君王憶姓名。
衡岳云開傳諫草,考亭月冷見文盟。
不從金馬登丞輔,卻托銅菟煩客卿。
天意未應無定據,管教吾道致升平。
君不見西山凜凜百世師,忍窮受餓終采蕨。
又不見丑謬遺臭幾千載,當年方丈厭肥滑。
孰得孰失試大觀,較若五味辨甘辣。
冶容媚世吁可憐,羞面顧影自涂抹。
名利物我爭錙銖,語笑詡詡已衷甲。
方嗟天際暮云深,還見墻陰春草茁。
旨哉君詩良起予,重把心事為君說。
百年功名亦漫爾,塵路投蹤何日脫。
非念蹉跎馬少游,幾年田野任沈浮。
衣章不稱麒麟楦,袍缊誰慙狐貉儔。
試問囁嚅常束帶,何如款段自經丘。
感恩一念惟憂國,莫笑隠居金絡頭。
五云堆里望觚棱,二紀周南夢未曾。
四輩兩年勤詔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烽臺雖有深秋燧,雁塔應無曩日僧。
豫備正須如雍國,不妨德業頌高升。
大圣不可作,立言百代尊。
開卷讀且想,凜凜儼若存。
古今寧異轍,豈徒資討論。
檢點作用處,圣愚從此分。
記誦不足言,為道忌多門。
岧峣樓觀鎖新宮,十里清溪一徑松。
金榜奎章紅日照,石崖仙影白云封。
香殘半掩凝塵榻,路轉猶聞隔澗鐘。
四牡經行真不枉,玉淵初識洞霄龍。
駢集千艘岸,喧挐百吏聲。
黃旗優仕賈,白奪困商程。
吳楚方憂蹙,研桑謾計贏。
坐觀還一笑,關市古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