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其二
古城官道花如霰。便恰限、花間再見。雙眉最現愁深淺。隔雨春山兩點。回頭但、垂楊帶苑。想今夜、銅駝夢遠。行人去了鶯聲怨。此度關心未免。細風微月垂楊院。記年少、春愁一點。棲鶯未覺花梢顫。踏損殘紅幾片。長安共、日邊近遠。況老去,芳情漸減。屏山幾夜春寒淺。卻將因而夢見。扇香曾靠腮邊粉。舊塵埋、月輪有暈。南風未似愁來近。前事臨窗隱隱。涼花畔、云歌露飲。夢斷了、終難再問。鴛鴦帶上三生恨。將淚揩磨不盡。
古城官道花如霰。便恰限、花間再見。雙眉最現愁深淺。隔雨春山兩點。回頭但、垂楊帶苑。想今夜、銅駝夢遠。行人去了鶯聲怨。此度關心未免。細風微月垂楊院。記年少、春愁一點。棲鶯未覺花梢顫。踏損殘紅幾片。長安共、日邊近遠。況老去,芳情漸減。屏山幾夜春寒淺。卻將因而夢見。扇香曾靠腮邊粉。舊塵埋、月輪有暈。南風未似愁來近。前事臨窗隱隱。涼花畔、云歌露飲。夢斷了、終難再問。鴛鴦帶上三生恨。將淚揩磨不盡。
戍樓笳奏,共蕭蕭葉響,枕旁驚客。月墜霜高蛩窗上,堆著亂愁千疊。來準陰晴,先催行李,那問何年月。輸他籬角,傍花濃睡寒蝶。
昨夜涼掩鴛幃,數瓊簽未遍,啼紅初歇。促喚征衫,向西風,不許多情不別。雁續殘更,鷗圓剩夢,纜解莼湖白。荒雞休喚,鬢邊此際誰黑。
昔日曾升君子堂,祇今蕭艾與俱長。
可憐冷蝶無時態,盡日伶俜為汝忙。
燒燭影搖紅,搖過今宵除夕。
來日又迎元旦,已芳齡三七。
少年憂患汝曾經,中年樂能必。
安得無災無難,祝年年安吉。
蠻奴縛帚不須忙,
留取中庭白一方。
學得仙人餐玉法,
重樓十二轉神漿。
杖錫亦何輕,飄然出塞行。
宿林偎餓虎,乞食進荒城。
四大空難悟,雙丸迅可驚。
當機時有問,邀客聽啼鶯。
佛子飛帆過海來,
好攜瓶錫上天臺。
國師尚有靈蹤在,
寶塔巍然正面開。
夜亭寒峭,正風高欲暈,月波微皺。雁影一繩聲嘹唳,萬疊吳云飛透。
細草生煙,殘花飄霰,才是歸時候。星沈雨滯,天涯多少僝僽。
廿載別卻江南,君行過處,風景依然否。水國荒涼生計短,菰米莓苔非舊。
潦倒羈懷,飄零倦翮,各自爭春瘦。哀音漸遠,擁衾惟聽清漏。
白首為儒未厭貧,布袍落落敝風塵。
百年偃蹇窮途事,一榻艱難老病人。
楚客由來衰鳳鳥,漢郊何日狩麒麟。
勸君恁學無生忍,猶有金剛不壞身。
青袍橫看世途欺,百歲蕭條只故離。
吾道春秋生死在,世情天地古今疑。
五男差得如陶令,一女何曾有蔡姬。
楚士從乘多寂寞,為君揮袖淚成絲。
阿丈憐余甚,家書寄八行。且云添驥子,還可慰萱堂。
自念十四載,壯游征戰場。寸心無所昧,出處任穹蒼。
一心憂國事,何事更關情。慈母憐垂老,癡兒想學行。
久違甘旨奉,遙隔四千程。感慨秋風里,陰蛩勞夜鳴。
雖為三年淹,已有兩載速。
良晤不易逢,幽魂恐難續。
青山照孤城,流水在空谷。
忘機在白鷗,勿笑牽黃犢。
青青水中芹,泮渙而樂群。
亦豈無他人,亦豈不在君。
海嶠富術業,江湖稀見聞。
其間名世者,馀子信紛紛。
三河一曠望,千里吳楚中。
念我游梁客,寤言隔西東。
綠發匡山士,皎皎云間鴻。
殷勤掇瑤草,握贈詒深衷。
余秉嘉遁心,遙企松門蹤。
佳期嘆留滯,搖落悲秋風。
南州徐高士,姓字滿東都。
有子篤孝行,終喪竟隱居。
未忍田間老此生,衰遲已覺怯修程。
頻頻彼似鸒斯黨,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晝迷芝嶺路,水聲夜到鳳林城。
仆夫不見人憂思,未曉匆匆已抗旌。
山色入新秋,斜陽送客舟。
人聲爭渡口,帆影落城頭。
古寺紅墻隱,清波白鳥浮。
深宵篷背看,依舊月如鉤。
豈謂東吳得再逢,
二俱老盡少時容。
來從上國鶯花里,
墮在輞川圖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