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二五 徐季登
南州徐高士,姓字滿東都。
有子篤孝行,終喪竟隱居。
南州徐高士,姓字滿東都。
有子篤孝行,終喪竟隱居。
南方州郡的徐穉這位高潔之士,他的姓名傳遍了整個東都洛陽。他有個兒子有著深厚的孝順品行,守完喪后竟然隱居起來了。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徐高士:指徐穉,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著名賢士。
東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篤:深厚。
終喪:守完喪期。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可能是有感于徐穉父子的賢德和孝順事跡,為了宣揚孝道和賢德之風而創作此詩。在當時的社會,儒家的道德觀念盛行,孝道被視為重要的品德,作者通過詩歌來褒揚這樣的人物和行為。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孝道和賢德。通過講述徐穉父子的事跡,突出了他們的高尚品行。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賢德和孝道的重視,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價值。
聞說蓬萊海上洲,石田瑤草不知秋。安期慣采千年藥,徐市曾乘萬里舟。丹鳳啄時清露下,玄龍耕處翠煙浮。何當服食尋仙侶,直碾飆輪八極游。
確是你先懷意。偷視。小樓西。直鉆心坎怕人奪。難說。愿天知。為甚這兒輕探。如愿。夢中仙。醒來還抱枕兒臥。蹉過。晚星前。
紫掖新書換使符,春晴紅旆照行艫。曾持白簡風何厲,更伏青規論益孤。月露清吟應到骨,江山別夢欲成圖。聞教雙鶴先歸去,還到遼城似舊無。
吳絲清迥玉生光,裁作觀梅世外裝。粗拙未妨田舍氣,獨防薰著麝蕓香。
渴心久生塵,鼻孔徒撩天。豈意留夫子,修書念臞仙。奇香清垢衣,鹽梅止饞涎。氣味憶吾土,安得隨歸鞭。
艤棹來看治水碑,沙灣堤上蚤涼時。漢防故跡嗟誰志,禹貢全書愧我師。鐵柱尚存塵漠漠,鹽舟不至草離離。憂勤更憶東山老,白發江村一短藜。
折腰拱手厭明朝,草草杯盤且餞宵。滿擬回腸澆酒到,卻嫌瘦影去燈遙。白頭將為鶯花笑,青眼難逢雞黍邀。賴得鄰翁占后語,年逢兵革慰愁寥。
君去西川路,知余滯楚鄉。巴江書莫寄,九派是潯陽。
為國建長策,此行非偶然。止戈方見武,入海不求仙。朱紱為郎日,金符出使年。早歸承圣渥,圖像上凌煙。
那管今宵降圣靈,鬢絲添得幾星星。要看巨蟹掀滄海,且放波瀾出寶瓶。
郡邑徵循吏,詞林憶侍臣。青云嗟濩落,白首見清真。論秀終裨國,鋤奸肯避人。百年文物盡,愁絕故山春。
擁寒不出戶,焚香娛燕清。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虛楹。修竹不受風,時時蒼玉鳴。閒情溢眉宇,酒醒詩亦成。
東風蕩漾吹花柳,春色醺人如醉酒。梁間喜見燕將雛,檻外忽聞鶯喚友。綠窗倦繡且停針,搔首沉吟意轉深。卻喚侍兒開繡戶,輕移蓮步傍花陰。花陰滿地蝶雙飛,相隨戀戀紅薔薇。欲向花間撲雙蝶,生憎綠刺牽人衣。歸來長嘆臨妝鏡,宛轉柔情還未定。還未定,誰得知。須臾鴉噪庭槐晚,又是深閨拜月時。
瓦釜芹羹美,磁甌茗飲清。垂老天倫喜合并。聽。兩三歸雁聲。鳴相應。感咱同氣情。
鑿井仙翁本姓蘇,后皇嘉樹翠紛敷。一泓碧甃涵云母,萬顆金丸鑄木奴。德洽人心終有濟,泉通海眼不曾枯。我今亦抱文園病,脩綆何由轉轆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