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黎氏家山圖
漠漠家山在白云,石橋流水路斜分。狀元坊里重來日,還有新阡表陸君。
漠漠家山在白云,石橋流水路斜分。狀元坊里重來日,還有新阡表陸君。
吳儂踏車繭盈足,用力多而見功少。江南水輪不假人,智者創物真大巧。
一輪十筒挹且注,循環下上無時了。四山開辟中沃壤,萬頃秧齊綠云遶。
綠云看即變黃云,一歳豐穰百家飽。今年小荒人菜色,斗易衾稠逮昏曉。
古來善政抑兼并,貧富相通俗淳好。閉糴待價良忍哉,客主遑遑不相保。
令尹賢于鄭子產,視民恐傷心皎皎。朝來戒諭甚丁寧,令下翕然風偃草。
我今亦有在陳厄,回首田園跡如掃。他年歸計一廛氓,抱甕甘同漢陰老。
旅泊桐廬郡,溪山過所傳。
稍寛游子恨,知有丈人賢。
水落魚??聚,林疏橘柚懸。
淹留拚宿醉,臥扣月中船。
庭植何夭矯,蒼皮余雨溜。
本非尋常材,歲月方成就。
偉此蕭散姿,眄睞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載可同臭。
引杖步嘉蔭,攜書席永晝。
舒嘯一徜徉,清風滿懷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賓裾后。
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塵。彈琴看飛鴻,自是千載人。
幽蘭寫國香,白雪回陽春。邈視嵇阮流,不肯加冠巾。
絲桐得心法,二子入室親。高山與流水,領略難具陳。
前年出闗意,浩蕩誰能馴。跌足兵火圍,所遇多苦辛。
卻來湖上寺,翳拂坐石門。頗有名勝士,宛然交道存。
寄書亦及我,匪但通寒溫。問我能來無,媿負匏瓜身。
翩然如野鶴,接羽凌秋旻。過我晉陵郡,促軫風露新。
諧和下鸞鳳,幽怨出鬼神。老全殆不沒,千古名知津。
漂流更喪亂,我生乃不辰。見子顏色開,慰我羈旅魂。
我心亦清苦,久愿丘壑鄰。何時舟載月,一弄秋江濵。
已過平山又谷林,登高能賦興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萬竹風前亦碎金。
尚喜日聞黃屋信,可堪時動白頭吟。
載游不為壺觴事,攜取君家綠綺琴。
古院無僧住,含情更惘然。
綠苔欺破閣,白鳥沒飛煙。
壺隱遲遲日,筒分細細泉。
欄干聊小憑,取次綴詩篇。
漸遠閩中地更平,土風疏爽語言輕。
山濃不減嵩高翠,溪漲渾如洛浦聲。
忽見槐花思舉子,欲求螢火遺書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鈴齋空復情。
東觀曾同入,南宮復雁行。
甞寮雖具爾,投分獨難忘。
榮悴無多異,漂零共一鄉。
遙欣訪蕭寺,顛倒曳衣裳。
冰柱雪車元有聲,五言早已號長城。
仙源迷路及春淺,盜騎解圍空月明。
君豈似龜將曳尾,我端如雁不能鳴。
何人肯作千金貸,賣藥江湖隠姓名。
隠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墮淚碑。
國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猶嗟鞶帶移。
登覽寒煙縈遠目,凄涼夕照謝高榱。
傷心往事君須賦,恐有遒人來采詩。
杖履叨從五馬行,山翁醉舞樂升平。
昨朝臺上觀垂釣,今夕江邊伴濯纓。
瘴水東流頭半白,仙山南望眼雙明。
他時誦得使君句,絕似寒潭徹底清。
我交半天下,頗接金石友。相逢便論心,已別更回首。
三年厄兵火,水陸東南走。風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藪。
廬陵信名邦,昔賢猶見取。水南遇彭子,門巷似無帚。
胸中有涇渭,如鏡不受垢。呼兒具杯盤,物物皆可口。
新青擷嘉蔬,大白釃旨酒。使我忘身世,不復問升斗。
茫茫四海內,二子可與久。我昔當少年,擺落謝紛糾。
老來齟齬事,在十常八九。尚倚筆鋒勁,恃此或不朽。
飄零欲何歸,故國生藜莠。無乃造物意,窮途一假手。
丹楓作初寒,客袂不掩肘。冥冥甲子雨,山遠似無有。
試問夜歸舟,網中得魚否。
門掩飛花欲曙時,起來忽接湛盧詩。
清新盡奪冰霜氣,婉麗渾無脂膩辭。
題品江山今已了,登庸廊廟不宜遲。
高沙父老休專惠,宣室今興夜半思。
枯腸服氣如壽龜,窮冬卻掃百不知。
開門忽見雪滿地,縱橫浩蕩春正飛。
入隙時欣點萬卷,仰簷不見霑吟髭。
松林冥冥起薄霧,澗水活活生微澌。
清可洗心明洗目,卑且不污高不危。
殘粧如見壽陽面,不食可憐姑射肌。
書生長年營口腹,頗似蜘蛛空吐絲。
身將老矣厄離亂,我生之初尚無為。
百篇落落或能賦,一杯炯炯須重持。
崆峒漫倚防身劍,枉負平生作男兒。
回首農桑三萬里,無復貞觀開元時。
恭惟天子尚勤儉,早集書囊為殿帷。
一朝隨仗過沙漠,落日風塵龍鳯姿。
此時燕山士如虎,寒多況乃秫酒醨。
肉食豈堪茹毛苦,應念靴鳴集赤墀。
塵沙錯落赭黃暗,貂狐獨向寒風披。
關山寂寞草樹死,指點射獵方奔馳。
心益不忘嘗膽事,望云遙祝萬壽巵。
向來竊取名器者,扈圣曾無一夫隨。
忠臣義士憤切骨,皇天后土儻鑒之。
篆香宿火度爐灰,簾佩聲驚午夢回。
門徑長閑留鶴守,基機不泄任鷗猜。
淵明歸計松三徑,畢卓生涯酒一杯。
南陌黍田秋正熟,飯牛歌里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