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其一 籠鵝閣
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綠窗風雨苔生滿。一春夢比天還短。酒醒又梳頭。夕陽才上樓。
舊愁銷不去。擱在雙眉宇。莫道鐵為腸,鐵腸今也傷。
行令玄冥不敢溫,
一天雪重壓江村。
我慚白雪翻巴曲,
天為黃茆洗瘴昏。
寧是因風搖柳絮,
又還扶雨著梅腮。
先生擁褐方高臥,
惡客敲門勿與開。
珂聲雙闕散,蕭寺一相尋。
貝葉窗間積,曇花砌下深。
笈曾參內學,鍛可佐中林。
非爾襟情遠,誰能念陸沉。
見說郊居好,行吟野趣多。溪魚罾上活,山鳥酒邊歌。雪屋炊紅米,秋江老翠蛾。幾回時序換,奈此別離何。
阿咸九月到,寄我尺書看。盡日不釋手,空江頻倚欄。鄉山微雨外,客夢一窗寒。遙想林泉勝,無憂寢食安。
湖上山林畫不如
霜天時候屬園廬
梯斜晚樹收紅柿
筒直寒流得白魚
石上琴尊苔野凈
籬陰雞犬竹叢疏
一關兼是和云掩
敢道門無卿相車
望斷江山路,
書成過雁稀。
每愁霜雪苦,
何處寄寒衣。
蒹葭水暗螢知夜,
楊柳風高雁送秋。
露滴曉花疑錦繡,
風吹寒竹認笙簧。
鶴兮鶴兮瑤池兮,
若有控以御兮,
杳不可詰兮。
民力中原已不支,誅求入骨恐非宜。
西園自議葡萄價,南內方催芍藥詞。
李廣一錢應未值,陳平六策本無奇。
山東大賈真癡絕,心計區區到鹿皮。
新晴出郭門,四野惟一水。
憶自庚午年,雨恒嘗見此。
坐我天上身,江南畫船里。
陶謝空遐思,今有桂巖子。
仁人解憂時,智者愛觀水。
具區接三江,云濤故如此。
浩蕩千古懷,長嘯江湖里。
載酌山下泉,從吾者誰子。
篝燈照伏靈,明月淡如水。
風從松頂來,古樂安置此。
山空夜氣清,僧龕白云里。
稍伺秋雨馀,還期采松子。
萬壑正橫流,我方浚泉水。
山靈如有知,應笑我為此。
我泉亦何心,一道蒼茫里。
滄浪復滄浪,野歌聽孺子。
繡幃寂寂掩重門,
倚枕閒吟被未溫。
半壁殘鐙一簾雨,
縱無離緒也消魂。
支硎山下釣魚磯,手鏡奚囊照落暉。
殘客對人誰可耐,俳優畜我不如歸。
曲成打虎宜雄服,書到籌松有息機。
踔掉名為顛主事,齋儀廟頌上宸扉。
一憑闌、動人心眼,寒楓剛遞霜信。浮生幾度逢佳日,萬事苦堆方寸。天懶問。知我輩、蹉跎已沒封侯分。清觴未盡。且醉倒高臺,格翻葉子,琴奕斗清興。
回首認。舊日梁藩逸韻。樊城外氏鄉井。黃花點綴傷岑寂,何處六朝金粉。風色冷。忽聽取、阿香送雨成陣。陰晴莫準。更夜月微茫,南山影里,歸路雁聲緊。
墨跡扶疏凍未消,
奇蹤印紙鏤刊雕。
花宜道韞吟鹽絮,
壓倒劉叉冰柱謠。
朝穿半嶺云
暮踏斜陽路
不覺負薪勞
歌聲破煙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