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豐叔良二首
見說郊居好,行吟野趣多。溪魚罾上活,山鳥酒邊歌。雪屋炊紅米,秋江老翠蛾。幾回時序換,奈此別離何。
阿咸九月到,寄我尺書看。盡日不釋手,空江頻倚欄。鄉山微雨外,客夢一窗寒。遙想林泉勝,無憂寢食安。
見說郊居好,行吟野趣多。溪魚罾上活,山鳥酒邊歌。雪屋炊紅米,秋江老翠蛾。幾回時序換,奈此別離何。
阿咸九月到,寄我尺書看。盡日不釋手,空江頻倚欄。鄉山微雨外,客夢一窗寒。遙想林泉勝,無憂寢食安。
聽說你在郊外居住很好,漫步吟誦野外樂趣多多。溪中的魚在漁網上鮮活,山間的鳥在酒邊鳴唱。雪天的屋里煮著紅米,秋江中的翠鳥已顯老態。幾次季節更替,面對這離別無可奈何。阿咸九月到來,給我帶來書信觀看。整日舍不得放下,面對空江頻頻倚欄。家鄉的山在微雨之外,客居的夢滿窗寒冷。遙想你那里林泉勝景,無憂無慮寢食安適。
郊居:郊外居住。
罾(zēng):一種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漁網。
翠蛾:此處指翠鳥,或借指秋江中的自然景色。
阿咸:對侄子的稱呼(典出《晉書》,阮籍稱侄阮咸為阿咸)。
尺書:指書信。
時序:季節更替。
此詩應為詩人與友人豐叔良分隔兩地時所作。從'秋江''九月'等詞推測創作于秋季,詩人通過友人書信(阿咸所寄)得知其郊居生活,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思念與關切。
全詩通過描繪友人郊居的閑適與自身讀信的情景,傳遞深切的思念之情。語言質樸,場景鮮活,情感真摯,是寄友詩中自然平實的佳作。
風雨蕭蕭掩蓽門
夢中彷佛接清論
覺來云樹牽吟思
潮落寒江野色昏
不是江南載酒游。偶然吹笛向蘋洲。此時鷗夢淡于秋。
風色剪來三兩槳,月魂飄滿一重樓。遠山無語對人愁。
書林輕別紫云邊,軺傳重行北斗間。正類子卿悲異國,不同太史訪名山。鞍韂騰踏雙腨重,風日煎熬兩鬢班。待得使回翻舊稿,只應新例又刊刪。
倏忽經冬又涉春,年光冉冉暗催人。要荒一去三千里,晦朔俄驚十二旬。絕代方言空問俗,蓬山直舍已凝塵。汗青何日成書去,頭白常慚竊祿頻。
慘淡連遙嶺,蕭條入近林。
隨風初作勢,度水忽成陰。
壟穗占新沐,池荷掩舊沈。
西樓濯冰雪,暫爾豁煩襟。
天香世界荷花白,
御果園林荔子丹。
周郎詩句故驚人,
爾許清新思不群。
不是并刀工剪水,
定知瓊尺巧裁云。
善忘常憎醫,
獨者自尊足。
嚴子骯臟面,
如我不諧俗。
世情趣操間,
憎愛岐珉玉。
饒舌誇我賢,
祗取白眼辱。
雙眸剪水團香雪。云際看新月。生綃籠粉倚窗紗。全似瑤池疏影、浸梅花。
金翹翠靨雙蛾淺。斂袂低歌扇。羞紅膩臉語聲低。想見流蘇帳掩、燭明時。
十年天祿閣,
白首老楊雄。
直諫名猶戇,
新詩語太工。
遙瞻溫室樹,
緩步禁墀風。
應傍爐煙里,
還過青瑣東。
上石亭過嶺路遙,
肩輿直上望堯堯。
多年樟樹今何在,
只有長空嶺一條。
溪上弄明月,風露發新警。心空無一塵,萬竹掃清影。
一水隨人意,蔬畦復芋溝。風波河洛近,莫放出山流。
韭早春先綠,菘肥秋未黃。殷勤繞畦水,終日為君忙。
地僻境逾靜,林疏秋已分。清溪一片月,修竹四山云。
病里送君游白岳,
歸來對我惜蒼顏。
移家只是湖邊好,
莫問茱萸第幾灣。
歲寒猶見眾花新,
幸作長春國里人。
飛雪丹成先贈婦,
流霞酒熟早娛親。
粥罷令教洗缽盂,
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參飽叢林客,
且道其間有悟無。
玉勒嘶風出錦城,
山光野色助離情。
行行莫倦神華遠,
芳草連云伴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