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徐應祺小樓
瀲瀲清波泊路衢,垂垂高柳對扶疏。
已知百尺樓堪臥,況有三重茅可居。
我老詎能賡鮑謝,君才端合紹嚴徐。
直須座上千鐘酒,澆起胸中萬卷書。
瀲瀲清波泊路衢,垂垂高柳對扶疏。
已知百尺樓堪臥,況有三重茅可居。
我老詎能賡鮑謝,君才端合紹嚴徐。
直須座上千鐘酒,澆起胸中萬卷書。
波光粼粼的清澈水波停留在道路旁,低垂的高大柳樹枝葉繁茂相互映襯。早已知道百尺高樓可以安臥,何況還有三重茅草屋能夠居住。我年老了怎能比得上鮑照和謝靈運那樣吟詩,你的才華正適合繼承嚴助和徐樂的文風。只需要在座位上擺上千鐘美酒,來激發胸中萬卷詩書的靈感。
瀲瀲:波光粼粼的樣子。
路衢:道路。
垂垂:低垂的樣子。
扶疏:枝葉繁茂、高低疏密有致的樣子。
詎能:怎能。
賡:繼續、接續,這里指和詩。
鮑謝:指南朝宋詩人鮑照和謝靈運。
端合:正應該。
紹:繼承。
嚴徐:指西漢辭賦家嚴助和徐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應友人徐應祺邀請,為其小樓題詩,以和徐應祺的原詩。當時詩人可能已年老,看到友人的才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才華的肯定與贊賞,同時自謙年老才疏。其特點是意境清幽,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的雅趣。
河洛鐘人龍,圖書倏輝映。文起八代衰,詩還四始盛。坎壈雖當時,靈光獨晚境。突兀空同顛,猶懷廣成問。
學省足清晝,詞垣驚早秋。美人隔河漢,落月在高樓。持衣未成曲,吹笛不勝愁。還趨鳷鵲觀,別制鹔鹴裘。
生如螻蟻事如麻,有菜無鹽是幾家。無限容光通照處,良晨莫遣片云遮。
吾年七十四,汝才四十七。老存壯乃亡,天道難究悉。一生近好勇,才氣太橫軼。俗情殊未捐,蘊熱成內疾。忽如爇天燄,致死只六日。傷哉兒之愚,舍我為異物。
造物無盡藏,散在林泉中。結亭相周旋,人與萬境空。
曾從朝隱識星精,亥字今看樂壽并。絳帳每聽堂后曲,朱顏方釀雉頭羹。時逢堯舜寧虛貴,歸事羲皇好達生。世出世間多勝業,幔亭何必減蓬瀛。
凍醪初漉嫩如春,輕蟻漂漂雜蕊塵。得伴方平同一醉,明朝應作蔡經身。
清風林下寺,愛三友聯翩,世無能四。凌波仙子香魂散,此地是誰招此。萬紅千紫,惟礬弟梅兄二子。堪共領歲晚高寒,來成花部新史。佳人玉潔冰清,縱仿佛肌膚,異香難似。醉吟無次。花應笑,彼此消融渣滓。春空雁字。不帶到、江南情思。還自笑,今日相看,袁家有姊。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壺冰。高樓對月,天上宮殿不曾扃。散下凄然風露,影照江山如晝,渾覺俗緣輕。弋者欲何慕,鴻羽正冥冥。世間法,唯此事,最堪憑。太虛心量,聊假梨棗制頹齡。但使心安身健,靜看草根泉際,吟蚓與飛螢。一坐小千劫,無念契無生。
老人杖履一茅亭,花謝西園不復扃。翠被一方都蓋覆,紅妝數子尚娉婷。可憐鶯蝶狂都歇,頗覺風云意有營。聞說陂田雨三尺,遠城釃水種春粳。
何處秋吟覓遠公,蒼苔古道石林東。月生雙樹聞虛籟,香繞諸天見化宮。萬法已超言說外,此身多在別離中。明朝更寫三生偈,去約忘機海上翁。
佯狂董隱士,學道本高流。倦踏燕山月,歸尋練水秋。金丹爐里伏,箬笠畫中求。末俗無人識,從教眾口咻。
蒼山寒日近禺中,揭淺緣深足繭重。仙子未歸遼海鶴,軒皇曾馭鼎湖龍。詩題古壁無人續,夢斷鈞天何處逢。欲問古侯應不識,空遺蕭寺鎖云峰。
嵩岳降英靈,生申維仲默。威鳳摶紫霄,祥云捧丹日。得歲劣陳思,齊年過王勃。今古三少成,惜哉同六極。
秋風誰怒水中蟹,昨夢不疑杯里蛇。迸齒清寒銀粟粟,不隨鹽酪供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