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次馬伯庸尚書 其二
柳簇金溝蘸碧波,云深玉闕瞰重坡。鳳凰曲奏鈞天樂,烏鵲橋通織女河。
萬井閭閻春浩蕩,六街車馬晚坡陁。山人素有林泉興,奈此承明夜直何。
柳簇金溝蘸碧波,云深玉闕瞰重坡。鳳凰曲奏鈞天樂,烏鵲橋通織女河。
萬井閭閻春浩蕩,六街車馬晚坡陁。山人素有林泉興,奈此承明夜直何。
王門稟慶,帝族惟賢。
功存內治,德協靜專。
流芳圖史,垂范纮綖。
新廟有侐,祀禮昭然。
柳條開放梅花謝,春氣平分露草叢。
山郭浮煙騰曉日,江崖晴色展東風。
漸看郊野抽新綠,又見池臺襯落紅。
正是游春好時節,青青送過畫橋東。
襄陽老龍堤,爨石鐵作泥。駿馬驕鑿落,真是蹋銅蹄。
買得樊城酒,來醉襄陽伎。人道江波險,儂道是平地。
宜城七十里,朱樓與云齊。無地著酒館,眼飽肚中饑。
醉倒習家池,扶郎郎不歸。道儂工下淚,去看羊公碑。
黯黯湘簾窣地垂,茂陵臥病枉尋思。
全軍左袒無周勃,逐客留書有李斯。
孺子陰符空北面,故人高會罷南皮。
尋常車馬今蕭寂,酹酒秋原喚可兒。
半年洄溯越江濱,每愧羊裘老富春。
歸隱尚能聯比長,出游復肯祭行神。
枯腸近飽三爻夢,宿齒宜肩四豆人。
能顧寒齋共芳茗,蠹編時為拂蛛塵。
自古牛刀恥割雞,匣中三尺氣如霓。
馮生只為魚彈鋏,更比雞鳴狗盜低。
謝傅兒曹亦斗雞,投鞭真可斷虹霓。
休夸決勝東山墅,只為苻堅下子低。
煙霞歸去恨公先,八十年來骨已仙。清白憲臺真世美,淵源禮樂勝家傳。遺安蚤計辭官祿,思孝臨終泣墓田。白發舊游零落盡,望門號慟淚如泉。
惻惻吞聲嘆白頭,兩湖何處覓同游。高山流水憑誰賞,細柳新蒲總是愁。箕帚未閒悲倚玉,煙波如舊負盟鷗。郵筒殘簡俱陳跡,一度哀吟一淚流。
西江桃李滿門墻,香社歸來鬢未霜。雅志可能隨俗改,閒情祗為作詩忙。苦吟身與春光去,惇德門延世澤長。也欲招魂歌楚些,臨風嗚咽不成章。
衰年行樂更誰同,夜鶴聲高穗帳空。云樹望窮雙淚眼,湖山恨滿幾詩筒。斷腸生怕山陽笛,乘興猶懷剡水蓬。兀坐書齋正愁絕,落花飛絮亂隨風。
日來秋氣滿林塘,獨坐閒庭過夕陽。
颯颯西風鳴晚樹,蕭蕭殘葉落東墻。
閉門自喜紅塵遠,顧影偏宜白發長。
誰有凌霜真節操,歲寒不使后凋傷。
夜雨瓶笙枕畔聽,枯棋袖手各沉冥。
乍分顧渚苔痕綠,剩對羅浮黛色青。
世味要從甘里嚼,吟魂慣向夢中經。
披圖獨有蒼茫感,茗椀空留戶半扃。
水樹色相映,凈綠生衣裳。日薄無倒景,石發有冷光。
前入翠微寺,已過黃花場。貪行夕忘返,纖月吐東岡。
古髯喬松下,礨礨如北邙。林昏叫寒鴟,風颼響枯桑。
俯仰今昔人,千載心徬徨。
逍遙常飲月魂津,
灌溉靈根道德新。
留寶去塵光不散,
玄珠照耀五通身。
九隕元身不隕名,
言言千載氣如生。
欲知忠信行蠻貊,
過墓胡兒下馬行。
東淮時味頗清嘉,蓮實累累小勝瓜。雪藕松甜絲萬縷,令人吃著便思家。
月河守閘問船開,閘上新痕長綠苔。怪底篙人相喚急,西江又有使臣來。
盡道今年雨意稠,
踏歌芒時偏東疇。
微官祇有年豐愿,
一飽高眠萬事休。
古有羈縻地,今稱隃領州。
竟聞秦失鹿,轉使魯無鳩。
地動山移恐,天懸日墜尤。
君看黑奴國,到此屬何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