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觀內祠織女戲贈
如何太白婦,卻羨牽牛妻。但得橋堪渡,寧論醉似泥。穿針還乞巧,織錦慣孤棲。倘學回文字,頻年信好題。
如何太白婦,卻羨牽牛妻。但得橋堪渡,寧論醉似泥。穿針還乞巧,織錦慣孤棲。倘學回文字,頻年信好題。
謝砌諸郎入寄奴,
機云忘祖亦忘吳。
一門一品如今有,
三世三忠自古無。
海門遙望舊書堂,雪滿壺山趣更長。奇字漫誇楊子宅,芳名襲見鄭公鄉。
寒逼茅齋一徑回,竹書木影靜徘徊。藜燈入夜何人到,疑有乘舟月下來。
貂冕臨戎慷慨多,
朝廷南顧更如何。
齊中兵法尊司馬,
海上樓船待伏波。
蓮萼純鉤沖斗出,
桃花探騎蹴霜過。
軍前吹笛門生幾,
誰似陰山敕勒歌。
又見佳期逢七夕。烏鵲橋成,欲渡還嬌怯。一歲離情應更切。銀河執手低低說。
莫怪天孫腸斷絕。修到神仙,尚有生離別。風露悄涼人寂寂。夜深獨向瑤階立。
丹桂猶留種,
黃金不可求。
望君南浦盡,
心事兩悠悠。
當日梁鴻去,青山弄紫煙。形容疑好在,消息是誰傳。鶻鳥豈來舍,龍蛇或值年。倉皇不可問,隕涕五噫篇。
使者春江到,傳君隔歲書。開函生氣色,數字慰躊躇。日月孤吟失,山河一病虛。皇一深忌汝,竟不免樵漁。
徘徊南斗下,歷歷少微星。一夜因風殞,高人遂不醒。孤云垂慘淡,萬象驟沉冥。莫問西樵桂,千秋空復青。
羅浮不可望,鎮日紫霞封。爾把金光草,行吟第一峰。驚飆殘薜荔,驟雨泣芙蓉。恐逐仙人去,青天跨白龍。
汝去亦何速,人生良已浮。蒼梧一灑淚,赤石萬峰愁。才或云霞妒,名非劍佩收。知無封禪草,漢使不須求。
五子中原得,千秋僅一麾。壯心何遽折,吾道益堪悲。大海東南去,天風日夜吹。獨留龍劍在,紫氣斗間垂。
長安曾落日,為爾抱瑤琴。一鼓秋云白,瀟湘寒色深。斯人遂不見,是物可無音。坐憶龍門曲,潸然淚滿襟。
少別即成古,相逢豈在今。黃河難北注,白日似東沉。天地冥鴻志,文章逐鹿心。悲風吹大壑,夜夜助蕭森。
漢省空題柱,文園早閉關。生難看白發,死豈負青山。天柱浮云色,茫茫去不還。肯思黃石侶,萬一到人間。
浮世誰能免,如君獨可哀。荒榛滿天地,玉樹莽塵埃。裘馬偏窮路,江山不盡才。更憐擊筑者,蕭索薊門臺。
茂林葉未黃,賓雁始成行。
后隊分山出,前旌越嶺揚。
鹿鳴秋草盛,人喜菊花香。
日暮帷宮近,風高暑氣藏。
瀟灑塵埃外,
崔嵬清淺中。
四軒春水闊,
兩岸畫橋通。
三載京華誤守株。馮暖依舊食無魚。貂裘已敞黃金盡,風雪迎人返故廬。
才息影,又饑驅。歸遲別速怨征車。欲將眠食殷勤囑,生恐啼痕染客裾。
前人栽茶樹,
后人吃茶葉。
茶味苦與甘,
難向前人說。
何曾有夢到瑤池,
但見狂風落海陂。
簾外飄英紛不識,
誰人尚復憶辛夷。
趣裝何處去,驅車赴漢中。欣然游大郡,況復依方公。問學日盜博,道德日益隆。丈夫志遠大,那肯局樊籠。
他年居館閣,步武接夔龍。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不憚三巴路,欲成仁者心。伊昔韓門士,籍湜蒙賞音。勖哉今胡子,愿無愧鄭林。
此較凡英迥不同,
知君寄托在圖中。
他年應冠群芳譜,
長沐東皇雨露濃。
年年羞插菊花游。華發不禁秋。此日遨頭尋勝,消除萬斛清愁。
濕云涼雨南臺上,歌動玉溪流。俯仰人間今古,多情破帽颼颼。
世事今難問,
歸心在水涯。
官因慈母屈,
意獨逸妻知。
風月無今古,
江山有盛衰。
暮年年又暮,
進退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