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三忠堂三首 其二
謝砌諸郎入寄奴,
機云忘祖亦忘吳。
一門一品如今有,
三世三忠自古無。
謝砌諸郎入寄奴,
機云忘祖亦忘吳。
一門一品如今有,
三世三忠自古無。
謝家的子弟們歸附劉裕,陸機陸云忘記祖先也忘記了東吳。如今有一門都獲得一品的榮耀,三代人皆忠誠的情況自古未有。
謝砌:謝家寶樹的臺階,代指謝家子弟。謝,指東晉謝氏家族。
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此處代指劉宋政權。
機云:西晉文學家陸機、陸云兄弟,東吳名將陸遜之后,吳亡后入晉為官。
一門一品:同一門中多人獲得一品官階的榮耀。
三世三忠:三代人皆忠誠于國家的高潔品格。
此詩為作者題寫三忠堂時所作。三忠堂或為紀念某三代忠良而建,作者通過歷史人物對比,突出三代忠節的罕見與崇高,以詩贊其忠烈。
全詩借歷史典故今昔對照,褒揚三代忠良的高潔品格,強調其‘自古無’的獨特價值,是對忠節精神的深度弘揚。
晨起題梅倩墨娥,蜜香新紙蘸煙波。書中不作尋常字,單問名山游幾多。
煩惱堪同芥子觀,日嘗一粒那須嘆。庖廚塵世無滋味,莫乞人間腐鼠餐。
往歲含春紫禁東,千官環佩散天風。茂陵病逐樵人去,淮海春殘桂樹叢。宦計云霄惟敝舄,主恩日月在冥鴻。簡書使者江亭滿,可得相逢問漢宮。
掣雷奔電變生紛,風雨偶驚鷗鷺群。遲暮美人多變態,倒霉秀杰失余芬。莫聞聒耳椎心事,且讀回腸蕩氣文。可憾天時難自選,愿隨田父學耕耘。
撫物情何極,經秋景未窮。禾根生晚綠,樹杪變新紅。城壘風塵隔,川原雨露同。家家熟醅酒,得似醉鄉翁。
倦骨畏寒如畏虎,可曾一步出柴扉。因迎令尹西郊外,折得梅花滿把歸。
地偏春自勝,市遠客尤稀。草閣開清晝,溪航載落暉。雜花晴簌簌,輕燕晚飛飛。問訊東鄰老,還容覓釣磯。
飄鸞泊鳳,千里相思共。窗外雪添村樹重,冷壓梅花無夢。天涯靜憶朱門,有人私悵黃昏。閑卻半床鴛被,雪貍空伴溫存。
自遣樊中累,常多物外游。看君攜綠綺,訪我到滄洲。月色和煙映,泉聲作雨流。吾廬山水際,是處可淹留。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微笑倚春風,似窺宋、墻頭凝佇。一春花草,陡覺更無香,懸繡帳,結羅巾,誰更熏沈炷。可堪開晚,未放韶光去。生怕糝庭階,直不忍、蒼苔散步。會須開宴,滿摘蘸瑤觴,何況有,綺窗人,嬌鬢相宜處。
漏屋雞鳴起濕煙,蹇驢難借強朝天。卻思春水江南岸,閑聽篷聲臥釣船。
病起商秋鬢色殘,中原鴻雁轉艱難。豈應郵客皆殷羨,自覺朋車未呂安。湖海窮途雙掩涕,風塵高枕一加餐。莫言同是藤蘿侶,不盡青天泰岱寒。
笑辭天上九鼎貴,來種江東二頃田。屈指已無元老在,全身惟有國公賢。新亭不必悲王道,彭澤何曾改晉年。如此聲名半天下,人間野史亦堪傳。
年來隱計自為長,簪笏何如書滿堂。入眼晴云占歲氣,照門春日動江光。傳椒老子騰騰醉,騎竹兒童故故狂。車馬東華雖富貴,貧窮吾亦愛吾鄉。
水分西子采香徑,山是吳王避暑宮。可惜同來不同賞,落花飛絮曉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