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晴
野涼疏雨歇,春色遍萋萋。
魚躍青池滿,鶯吟綠樹低。
野花妝面濕,山草紐斜齊。
零落殘云片,風吹掛竹溪。
野涼疏雨歇,春色遍萋萋。
魚躍青池滿,鶯吟綠樹低。
野花妝面濕,山草紐斜齊。
零落殘云片,風吹掛竹溪。
野外清涼,稀疏的雨停了,到處是一片萋萋的春色。魚兒在滿是春水的池塘里跳躍,黃鶯在低垂的綠樹上啼鳴。野花帶著雨珠,像化了妝的美人,山草參差不齊地生長著。幾片零散的殘云,被風吹著掛在竹溪邊。
歇:停止。
萋萋:形容草生長得茂盛。
妝面:指像化了妝的面容,這里形容野花帶著雨珠的樣子。
紐斜齊:參差不齊的樣子。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是詩人在一個雨后初晴的早晨,漫步于鄉村野外,被眼前的春色所感染而創作。
這首詩描繪了雨后春天的美景,主旨是贊美自然春色。其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意境清新。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寫景技巧。
抱關無人事,坐領好江山。
歌誦歸能者,英靈盡喚還。
古懷迷醉醒,天運保癡頑。
偶過分魚炙,傳詩溪水灣。
京華一別七年過,忽訝相逢在網羅。
月落梧桐疑是夢,夜闌風雨不成歌。
平生許國心還壯,此日分襟恨轉多。
去去相期各努力,敢將衰朽負賢科。
雅韻飄飄興轉賒,風流端合稱詩家。
春云影里生池草,夜雨香中吐筆花。
美麗何殊輝旭日,清奇共賞綺天霞。
愧將涓滴添滄海,萬頃茫然豈有涯。
棹歌聲動幔亭春,
風景依然漢與秦。
流水三三山六六,
古今游盡幾多人。
忽如劍俠忽飛仙,腐朽神奇化偶然。
丈夫九死千刀雪,一笑全無百莽煙。
任彼賊心如鬼蜮,怎禁吾舌粲金蓮。
少帥風流鴿兒美,功成裙帽共翩翩。
隔水問柴荊
行行認犬聲
野花當戶發
谷鳥傍人鳴
地僻堪招隱
朋來暫輟耕
惟應三徑里
斗酒話平生
吾于萬理已無疑
何必容心更去推
自此有無皆不立
有知翻以累無知
廉甚仍知止,高風似孔戣。
北歸垂橐日,南省掛冠時。
清白傳諸子,安閑閱十期。
今誰主文字,好繼退之碑。
開到梅花雪滿天,
叩關何幸得牛緣。
待將老子虛無影,
寫入中華第一箋。
夢里輿圖空北顧,
眼前生意或南圓。
東風又奏和諧曲,
例向屏臺領略先。
避喧誰氏子,遠近不知名。
踏雨來相問,敲云忽自驚。
空濛迷處所,剝啄訪平生。
不是師嚴釣,應須學尹耕。
深山無戶籍,虛谷答人聲。
野服徐迎客,論文到月明。
何意逃名氏,祇緣避俗紛。
有人來隔嶺,問我獨敲云。
剝啄聲雖急,朦朧喚未聞。
嚴耕應似子,說筑豈非君。
瞥去鴉驚起,誰來稚答云。
日高才出戶,對客卻慇勤。
物外煙霞世外蹤,宿緣能復幾回從。羽人莫漫憐相別,還待他時伴赤松。
定本無門,從何而入。坐斷兩頭,中亦不立。沒可把,絕承當,風來一陣芰荷香。
東風峭。誰猜水剪余霞,日烘殘照。妝成窺宋東墻,傾城傾國,嫣然一笑。輕籠罩。葉底煙開冉冉,枝頭春鬧。燕泥香里,斜陽酒旗映水,天涯一棹。消息繁華誰報。記曲江池上,長安古道。愁落愁開,雨橫風暴。沈吟無語,時把朱闌靠。知誰伴、單衫露冷,醉紅簪帽。倚醉狂歌浩。悠悠盡是傷離調。花艷為誰好。春又晚、可惜年華空老。關山迢遞,故人難到。
漁樵多傍荻蘆居,明媚風光畫不如。露頂澗松紅獨鶴,串腮溪柳白雙魚。孤汀晚笛聽時斷,遠水歸船望漸無。行遍村前村后路,碧天纖月展眉初。
萬里空拳出塞時,一枝竹杖不相攜。翻云覆雨看人世,運水搬柴學祖師。龍藏搜窮沒可把,鳳樓修就亦奚為。只今兩肘捉襟見,黃葉拈來誑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