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憲副宜之廣東
持節南巡久擅名,拜官重去副群情。五羊城下新恩至,駟馬車前故吏迎。青草瘴消風漸轉,黃梅雨歇日初明。臺端見我同寅舊,為道相思遠寄聲。
持節南巡久擅名,拜官重去副群情。五羊城下新恩至,駟馬車前故吏迎。青草瘴消風漸轉,黃梅雨歇日初明。臺端見我同寅舊,為道相思遠寄聲。
知之修煉法,便是圣中人。
有象虛無境,邪緣不見真。
恒持功行益,響應甚平均。
渾然天地理,大道遍乾坤。
香湯沐浴更齋清,運動形軀四體輕。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轉安寧。
從無入有皆真實,去住何難妙最精。
五行聚散歸一體,靈源不用苦煎烹。
中秋夜,圓轉魄,東升慢上露先濕。
起清風,明似雪,薄衣階下寒泉滴。
隨宜情,何豁達,五音罷去無蹤跡。
星稀斗暗天寬窄,桂華望處誰不惜。
東家李四婆,西家來乞火。
門外立少時,嗔他停滯我。
惡發走歸家,虛心屋里坐。
可憐群小兒,終日受饑餓。
有眼不點睛,空鎖髑髏破。
從小莫顛??,長大始成人。經史須勤學,然可待尊親。
勿談他己短,但秪自修身。所作行慈善,見者生欽羨。
好事審還聽,憎愛去貪戀。我即說分明,誡逸絕驕矜。
孺子受天蔭,不織不蠶耕。愿爾多聰悟,考順于君父。
逆耳必從之,少欲減嗔怒。謹守作童兒,緣是正愚癡。
重貴在心知,認取世間為。
四敘相遷亦可觀,斜扉半掩半欹關。
詩吟海岳皆空盡,扇覺秋涼漸放閑。
樹影臨窗迷遠思,渴禽戀水復飛還。
旋教摘果瞑心話,葉木蒼蒼天地間。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蓱翻。
經書說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捉寒暄。
一身獨善欲何之,爭及衣冠解撫綏。
浮世淺情無限量,愚蒙自是不相規。
直須憑仗分明說,詰取靈源問得知。
要覓洞中閑日月,除將濟事謾非為。
支遁行藏惠遠才,幾年嵩少避浮埃。
八行丹詔云間落,一對紫衣天上來。
誦律夜窗寒月皎,閉門秋渚白蓮開。
名高自達帝王聽,就降殊恩不假媒。
善事多兮惡事少,君子能言兮心自了。
杳杳冥冥幻化中,舉目因緣還大小。
勿縱貪,勿縱巧,知有寒人饑是飽。
良圖子細寬更寬,下見如癡何草草。
逆莫嗔,順莫好,尋思久遠生煩惱。
雖然我漸近中年,歸依佛,歸依道。
余外閑來物外閑,誰聽庸音聲浩浩。
神丹妙道故延年,豈是凡流識大仙。
老子尚猶能諱事,軒皇不許亂相傳。
誰知造化功夫力,罕見今生度宿緣。
猛虎伏來龍駕馭,云騰五色思悠然。
尋思道味詠吟哦,去住先賢有幾何。
性識無凝關要妙,浮沈依約不言多。
但將子細分明說,猶恐閑非卻被魔。
救世比心來所愿,逍遙盡入扣玄歌。
水共逍遙云共孤,混時言笑只佯愚。
經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擔華岳圖。
尋野鶴來空碧洞,覓琴僧去渡重湖。
人間再見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轆轤。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消息蹤由無縱恣。紙為陣,筆為矟,將軍須是有謀略。
墨要干研清神思,點畫臨時要廓落。形勢奇狀似龍蛇,平頭大小宜斟酌。
曲須曲,直須直,意氣方剛須雅飾。閑暇規矩有指歸,圓轉楷模堪法則。
堪法則,有遲速,相鉤相連光熠目。古隸參雜故不拘,顛草縱橫似花蔟。
偃仰莫把筆鋒挫,先須順??回收左。經心健硬曉浮沈,鏗鏘啟發勿怠墮。
研窮體象貌亦同,博學精微先賢播。化陰陽,勢出矣,藏頭護尾深有理。
稟乎人性是常情,遞相映帶可行止。遲澀飛動似玲瓏,慢引急牽如流水。
上捺下挑猛如虎,蜂腰鶴膝不堪睹。壯士屈臂鳳皇飛,張弓發箭勝于弩。
提撕秘思不可傳,常存形影勿孤露。勿孤露,誰別辨,義之平穩知深淺。
自然觀察往還來,斗回角立能駈遣。疴瘵纏身,溺水之禽。長似死蛇,短似蝦??。
古人最慎,愚蒙大忌,名為不嘉。
夜醮星壇海岳飛,龍車搖曳羽云衣。
紅霞影里輕煙色,玉燭風清皓月輝。
三島花明鋪錦繡,千年鶴送下金扉。
仙家莫道無多事,十二瓊樓恨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