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識 其七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蓱翻。
經書說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捉寒暄。
道高人世禮周旋,語默如癡似不言。
洗滌要教心地靜,狐疑勿類水蓱翻。
經書說盡修真理,歲月休防罷引援。
雅合無為深見識,陰陽去住捉寒暄。
有道之人在世間與人禮貌交往,言語沉默時像癡傻一樣不說話。要洗滌內心讓心地寧靜,不要像水中浮萍般狐疑不定。讀盡經書去修行真理,不必擔心歲月流逝而停止進取。高雅地契合無為之道有深刻見識,掌控著陰陽變化和冷暖。
道高:指道德、修行高深。
禮周旋:以禮與人交往應酬。
語默:言語和沉默。
狐疑:猶豫不決。
水蓱:即浮萍,隨水漂浮不定。
罷引援:停止進取、追求。
雅合:高雅地契合。
無為:道家思想,順應自然,不妄為。
陰陽去住:指陰陽的變化。
捉寒暄:掌控冷暖,這里有把握規律之意。
《緣識》是宋太宗趙光義所著,其在位期間重視文化建設,自身也有一定的文學素養。此詩可能是他在感悟人生、修行道理等方面所創作,體現了他對道德修養、精神境界的思考和追求,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文化氛圍較為濃厚。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修行真理、保持內心寧靜,契合無為之道。其特點是語言直白地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統治者的思想觀念和文學創作傾向。
薜蘿縈拂道??斜,高入層霄殘紫霞。
地長杉篁環羽蓋,風兼簫鼓落仙家。
危峰自照當巖月,絕壁堪通上漢槎。
人世不知真跡好,只尋流水訪殘花。
柿垂黃尚微,棗熟赤可剝。新梨接亦成,實大何磊落。
累累如碧罌,器宇極恢廓。懸枝細恐折,植竹仰撐托。
露下色漸變,逼霜味不酢。采摘置中筵,氣壓百果弱。
憶昔壯少時,酒酣病痟作。取食不論數,甘寒勝發藥。
今嗟老且病,滋味意雕索。對之未能忘,欲探引復卻。
晴簷午景暄,尚或思咀嚼。齒朽嚙亦難,把玩時自噱。
群山合沓來,回抱東林缺。
紫翠不可解,環城如玉玦。
龍飛晉水清,天轉旄頭滅。
蕭蕭古戰場,春耕擁殘雪。
早歲賢關初闖首,五色長虹出君手。孤坐傲兀若老羆,滿場輸伏甘居后。
巨榜清曉揭宮墻,名姓喧傳天下口。天子未見已先知,云路風生看馳驟。
一官才得墜驚波,顛頓沖風嗟莫救。冥冥陰禍鬼發機,羅網恢恢疏不漏。
幽囚束縛落空山,蟬腹龜腸餓荒藪。黃雛乳鷇飛刺天,病翼傷垂自看丑。
男兒性命絕可憐,萬事填臆難出口。天高地遠無消息,日月回環歲閏九。
情之所鐘正在我,幾度寄音藏客袖。辟書抆拭召從軍,寒出綈袍憐范叟。
孤童匹馬渡盟津,白發青衫亦何有。相逢握手話契闊,懷昔感今嗟嘆久。
巨干堅姿老不衰,霜雪蒼松性依舊。騏驥不合駕鼓車,鏌铘鬰鬰猶沖斗。
惟君與我同襟期,為君掃榻開東牖。相對惆悵懷抱惡,聊且撥置共尊酒。
天地氤氳何事無,白云須臾變蒼狗。冥心委順觀我生,任有垂楊生左肘。
太師占歲驗律管,氣來姑洗聲猶短。野人告病三月余,公堂嚴齋五日滿。
相招禱雨陟南山,出城鞭馬追飛繖。林鳩怒鳴競逐婦,穴蟻移居自銜卵。
迎路商羊舞若飛,隨車少女風不斷。陰升陽交兆已見,神意感通知憫旱。
焚香瀝酒灑枯地,草根清流忽盈碗。茲事舊傳或未信,誠禱靈答知非誕。
祠亭豐碑高突兀,歲紀神?魏所纂。道武開國始南征,矯首據鞍思勝筭。
云間仰見黑龍來,翔戲下山五為伴。考卜推為受命符,將拜帝休先沐澣。
前瞻雷電塞空山,筑宮岧峣敢辭懶。鬼神填委煥丹青,草木森嚴無冗散。
登山層級繞巖巒,趣門一徑極平坦。簫鼓于今幾百年,旸雨無愆雩禜罕。
今朝霡霂千里蘇,太守憂民罄誠款。四郊宿麥遠青青,土膏脈潤天已暖。
明朝牲幣躬修報,豈憚陟降步??窾。魯無禾麥書春秋,須知民事不可緩。
鳥徑青山外,人家苦竹邊。
江城懸夜鎖,魚市散空船。
岸靜涵秋月,林昏宿水煙。
又尋僧榻臥,夜冷欲無眠。
聚落荒山里,畬田歲不登。
牛衣障隙雪,鼠穴見鄰燈。
愁信魚難瞑,寒凝酒亦冰。
悵然歌白石,推枕待晨興。
天生神物非偶然,此龜不知今幾年。世傳一尾直百歲,計應生在晉魏前。
長江不掛豫且網,得來佳處游林泉。穹然蒼甲大如屋,欲負三山翔群仙。
奇宮偶卦天地位,爻畫夐出大易先。惟昔寧王重為寶,閟藏欲永萬世傳。
今茲此寶世莫識,但愛金字毛綠鮮。仰視朝陽俯引氣,一閉千息常綿綿。
默然無言觀物化,壽比彭篯猶更賢。陰陽靈變固莫測,時或輕舉來巢蓮。
未應一笑為千金,且解樽前綠綺琴。
歸雁不將書北去,行云長伴日西沉。
楚蘭徑遠飛黃蝶,湘水簾空對綠陰。
無復賞心酬節物,斷腸翻詠白頭吟。
地僻人來少,公庭吏散時。
亂蟬號晚日,涼葉下高枝。
仰羨知歸鳥,先書寄遠詩。
只應今夜月,偏解照相思。
家聲昔冠秦中望,婦學今傳潁上風。
百歲流光方過半,新春逝水忽馳東。
丹山鳳泣歸巢冷,寒月烏啼反哺空。
他日拂弦悲舊曲,應將哀恨寄孤桐。
菩薩慈悲行愿深,徧游沙界拯枯沉。
眾生得度隨形化,說法開迷震梵音。
眉現毫光同率土,手持楊柳攝群心。
我今稽首虔誠禮,愿賜慈光與照臨。
黠鹵方千軌,王師薄有征。
摧枯祇俄頃,破竹不留行。
殺氣收貔虎,清風卷旆旌。
遙瞻紫宸闕,稱賀浹歡聲。
處陰體生疴,居高地多風。
結廬西崦間,溫凊適炎冬。
長楊帶疏籬,綠畦分西東。
門前澗水流,系柳橫橋通。
汲淺泉更甘,種沃年長豐。
生理左右足,家有百歲翁。
乃知淳樸全,能完造化功。
何必濟淥河,晏寢玄華宮。
望極空蒙清滿懷,更尋遺跡步高臺。
日斜林杪增光去,風靜山尖倒影來。
萬頃澄瀾春漲碧,一川秀色暝陰開。
坐中自有江湖興,未放陂南畫舸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