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 其四
出入紆宸眷,龍光溢帝閽。
賜書奎畫爛,分劑寶奩存。
尚擬陪三接,俄悲筑九原。
遺忠當厚報,豈但輟瓜恩。
出入紆宸眷,龍光溢帝閽。
賜書奎畫爛,分劑寶奩存。
尚擬陪三接,俄悲筑九原。
遺忠當厚報,豈但輟瓜恩。
張公出入朝廷備受皇帝眷顧,恩寵榮耀直達宮廷。皇帝賞賜的詔書字跡燦爛,分賜的物品寶盒留存。本還打算多次陪侍皇帝,卻突然悲嘆他已離世。他留下的忠誠應當得到優厚回報,哪里只是像漢景帝停瓜之賜那樣簡單。
紆宸眷:紆,承受;宸眷,皇帝的眷顧。
龍光:指皇帝的恩寵。帝閽:宮門,借指宮廷。
奎畫:指皇帝的詔書。
分劑:分賜的物品。寶奩:寶盒。
三接:多次與皇帝相見。
九原:指墓地。
輟瓜恩:漢景帝時,衛綰因忠誠謹慎,景帝賜其劍,后又賜瓜,衛綰以有病為由不接受,這里用此典故說明張公忠誠應得厚報。
此詩可能創作于張公去世后,張公生前在朝廷任職,備受皇帝恩寵,詩人為表達對他的哀悼與敬意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政治相對穩定時期,張公的離世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張公,突出其生前受皇帝恩寵及忠誠品質。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對忠臣的敬重。
歲來年去匆匆,閉門我只如常過。琴書送日,壺觴趁夕,有時閑坐。
遐想羲農,偶題甲子,自歌誰和。算風懷未減,芳菲一點,撩人又、釵頭朵。
經眼物華依舊,恁看看、盡情無那。朦朧心事,丁東漏瑟,迷離燈火。
明日新年,春須還我。待從頭、細把歡悰重理,怕佳期左。
馬駒喝下喪家風,四海從茲信息通。
烈火焰中揮得月,巍巍獨天坐雄峰。
言無展事,語不投機。
隨言者喪,滯句者學。
逢人不得錯舉。
瓜小庖廚進未堪,
連宵露白氣初涵。
猩紅摘下供書案,
合配黃來佛手柑。
天外秋云四散飛。波間風艇一時歸。
他年淮水東邊月,猶為登臨替落暉。
夸客勝,數星稀。晚寒拂拂動秋衣。
酒行不盡清光意,輸與漁舟睡釣磯。
斷藤作鼓武功壯,打破潯猺萬山瘴。盛代能和金石聲,當日懷思廉恥將。
九層崖抱仙人關,大藤之峽盤其間。侯渠倡亂十載橫,韓都御史來征蠻。
焚巢搗穴一鼓上,引猿附蟻如掉鞅。飛來三百陶家軍,殲盡五屯力山黨。
大藤如斛亙千丈,斧斷蜿蜒疾雷響。軍門饒鐲備凱樂,新鼓鼉鳴酒行賞。
師和令肅民更生,后有王蔡宣威靈。磨崖云封字漫滅,此鼓尚帶玄黃腥。
我曾訪古瀧水旁,韓公血食光桐鄉。歌獻迎神送神曲,不聞撾鼓神不翔。
即今留閣烏臺側,百怪聞風失精魄。包收陸放馬成湖,鎮壓須憑督軍力。
伏波銅鼓土花碧,輝映千秋得聯璧。去年平定西海戎,作歌愿補陳倉石。
一二三四五六七,
行年臨之如電疾。
只將香火對清閑,
古井無波應委悉。
絕頂青冥露掌開,
仙人風跡隱樓臺。
云間忽敞中原色,
俯看黃河一線來。
汴省分攜又四年,他鄉一見倍堪憐。白頭納祿慚予晚,絳帳橫經羨子賢。
燈影飐風臨水店,櫓聲搖月下河船。匆匆會面匆匆別,回首長淮一慨然。
磊落才華邁后英,鄉闈早占甲科名。持衡西陜端無忝,分教中都倍有榮。
畫鼓升堂黌舍曉,青山繞郭縣樓晴。丁寧勿嘆淹閑散,早晚吳公薦賈生。
黃河幾曲繞荊山,楊柳陰中帶暝灣。老子得歸全出處,故人相見雜悲歡。
從教健翮縱橫上,且喜閑身自在還。莫負明時勤造士,坐聽弦誦到更闌。
昔號九仙子,今名九蓮華。
差差浮碧海,葉葉散晴霞。
積靄迷金寺,飛流濺雪崖。
開簾陪岸幘,須覓夏侯家。
蘆江歸夢斷。霜風野角,幾聲吹緊。江水無情,空把年光流轉。
強欲作翀天飛去,惜不是、淮王雞犬。羞自戀,腐儒滋味,苜盆茶碗。
恨晚。寶劍重磨,直搗黃龍,一醉葡萄盞。雪鬢蕭然,白日催人苦短。
萬事浮云散盡,剩一寸紅心未損。新歲趕。獨坐又編詩卷。
放翁豪放人間無,紫皇案前餐碧腴。八十六年詩萬首,天風吹灑滿清都。
不愿腰間玉鹿盧,九環寶帶青珊瑚。愿得彫戈橫鐵馬,銜枚雪夜超飛狐。
成都名花十萬株,眉州玻璃春百壺。醉上凌云手招月,金骨綠髓仙之臞。
百年一瞬幽蘭墟,麗川亭下芳華徂。中原半壁皆不壽,但留團扇家家圖。
我欲持杯酹太虛,朱樓白塔歸來乎。不見荒寒京水道,青騾踏雪靖南湖。
性本無宗夢亦非,
萬機難透一真機。
有時暗與乾坤合,
笑看春花秋葉飛。
年今六十六,老態復何如。
眠食差能穩,交游喜漸疏。
不辰逢碩鼠,無歲詠赪魚。
未了馀年債,閉門惟著書。
玄門玄理又玄玄,不死根元在汞鉛。
知是一般真個術,調和六一也同天。
玉京山上羊兒鬧,金水河中石虎眠。
妙要能生覺本體,勤心到處自如然。
月有方諸鐵有磁,不容相近轉相思。
爐灰至死中心熱,蠟燭難燒一味癡。
別后思量偏嚏覺,來時歡喜只腰知。
憑他妒眼應無計,剪到柔腸寸寸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