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
溪聲潺湲雜林壑,山勢蜿蜒去還卻。浮云欲起未起時,半在溪頭與山腳。入空高鳥飛欲盡,背屋斜陽慘將落。更無剩地與閒人,縱有紅塵何處著。南畝老翁雙鬢斑,筆法頗似高房山。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間。平生畫癖兼山癖,一見此圖三嘆息。愧我不如樓上人,日日開窗看秋碧。
溪聲潺湲雜林壑,山勢蜿蜒去還卻。浮云欲起未起時,半在溪頭與山腳。入空高鳥飛欲盡,背屋斜陽慘將落。更無剩地與閒人,縱有紅塵何處著。南畝老翁雙鬢斑,筆法頗似高房山。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間。平生畫癖兼山癖,一見此圖三嘆息。愧我不如樓上人,日日開窗看秋碧。
蘭階霜候早,松露穸臺深。
魄散珠胎沒,芳銷玉樹沉。
露文晞宿草,煙照慘平林。
芝焚空嘆息,流恨滿籝金。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蓮座神容儼,松崖圣趾余。
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
頹華臨曲磴,傾影赴前除。
共嗟陵谷遠,俄視化城虛。
披風聽鳥長河路,
臨津織女遙相妒。
判知秋夕帶啼還,
那及春朝攜手度。
山中蘭葉徑,
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
不覺鳥聲喧。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久客逢余閏,他鄉別故人。自然堪下淚,誰忍望征塵。
江上風煙積,山幽云霧多。送君南浦外,還望將如何。
桂軺雖不駐,蘭筵幸未開。林塘風月賞,還待故人來。
霜華凈天末,霧色籠江際。客子常畏人,何為久留滯。
野煙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還將中散興,來偶步兵琴。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落花飛,撩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合青臺靜且閑,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
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觀闕長安近,
江山蜀路賒。
客行朝復夕,
無處是鄉家。
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征儔。
復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
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
故人渺何際,鄉關云霧浮。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芝廛光分野,蓬闕盛規模。
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笈三山記,金箱五岳圖。
蒼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