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落花飛,撩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合青臺靜且閑,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落花飛,撩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合青臺靜且閑,羅袂紅巾復往還。
盛年不再得,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落花飄落,紛紛揚揚迷迷蒙蒙。綠葉花萼映襯著紅色的花朵,落花飛舞,雜亂地飄進帳幕。落花時節春光正濃,游子歸還是不歸?落花飛揚,香氣繚繞高樹。落花時節春光已盛,游子卻不顧惜這春光。華美的樓閣安靜閑適,女子穿著羅衣拿著紅巾來回走動。青春年華不會再來,我與你在這落花庭院,臺上雙鬟的女子翩翩起舞。
跗(fū):花萼。
丹萼:紅色的花。
中帷:帳幕。
氛氳(fēn yūn):香氣濃郁。
綺合:華麗的樓閣。
雙鬟:古代年輕女子的發式,這里代指年輕女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一般認為是描寫女子傷春懷人之情,在古代社會,女子常因丈夫或情人外出而獨守空閨,在美好的春光中,看到落花凋零,容易觸景生情,引發對時光流逝和離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女子傷春懷人,以落花為線索貫穿全詩。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女子的情感融入落花之景中。在文學史上展現了南朝詩歌細膩委婉的風格特色。
湖上綠煙絲,迎風不自持。別離無意管,解斗好腰肢。
泥土相纏四百年,摩挲十在九彫殘。明朝叉手東西去,更有誰人月下看。
誰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陽景自新。隨分笙歌行樂處,菊花萸子更宜人。
寒林氣清,晚浦潮平。自由之像,相隨而名。孤藤拳脫略,三篾肚膨亨。鬧市誰嫌機用熟,叢林人道飽參生。
名姓人誰記,形骸老漸侵。酒慳停劇飲,詩退負高吟。雨隔疏更斷,云藏古院深。衰遲常兀兀,惆悵少年心。心清知睡少,氣定覺神凝。但有一無愧,何妨百不能。燈昏如隔霧,研冷欲生冰。兀爾遺身世,東窗待日升。瘴地晨霜薄,郊墟暮雨昏。啼螀如有恨,微火解相溫。末路真無策,孤忠敢自言。輪囷肝膽在,白首倚乾坤。
君如決轡不羈馬,我似縈絲自縛蠶。帝子降兮臨渚北,先生去也望江南。一杯對影翻成憶,萬里尋詩不厭貪。從此天山續佳話,大名原不屬岑參。
漢虜未和親,憂國不憂身。握手河梁上,窮涯北海濱。據鞍獨懷古,慷慨感良臣。歷覽多舊跡,風日慘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絕四鄰。樹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陰山苦霧辰。雁飛南入漢,水流西咽秦。風霜久行役,河朔備艱辛。薄暮邊聲起,空飛胡騎塵。
朔風吹不盡,顥氣入無間。市井人喧息,江湖鳥翼頑。酒邊驚晚歲,吟外失群山。溫室便高臥,明朝任塞關。
浴罷明肌雪,妝殘亸鬢鴉。嬌怯欲扶花。花枝扶不得、倚風斜。
雨泣鐙花夜一更,醉中忘卻語詩盟。料應獨立南窗下,猛拍闌干萬斛情。
戰城南,死城北。為子死父臣死國。朱輪不疾馳,鐵騎不徐行。寧為結纓死,不學投戈生。辱身降俘,委骨泥沙。他人不論級,自己不遺名。嗟哉新安與長平。
風吹寒色下林于,獨上山樓倦眼舒。戍壘高秋動笳鼓,故園經歲憶樵漁。偶逢鄉老傾三雅,安得殘僧偈六如。板蕩中原渾未省,可容浮海霸扶馀。
濟水猶馀二百里,吳山不計一千程。山多勝事歸無日,水共離人去有聲。燕子風前芹正暖,楊花春后雨初晴。逢時不用多惆悵,汗漫孤舟自在行。
七千里外瑤華影,恁亭亭、妥向湘筠簾底。纖手袖羅垂,似微聞環佩。茱菊風光重九好,寫幾點、燕山晴翠。凝睇。正雁帶聲過,碧霄無際。應是閬苑詞仙,度紅塵小劫,拈愁還理。舊夢譜銀簫,落清歌云背。佇立風前明玉樹,愛自署、璇閨芳字。閑對。合供傍蓮龕,蓮爐煙細。
房星委地去何從,留得遺鞍閣半空。?石不煩金寶重,雜云中有綵鞭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