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鄭龍川子汝瞻巖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
汝瞻當日預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齡。別久恨無書寄雁,夜深猶記案帷螢。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紹品丁。后會阿蒙須刮目,流聲不減國蘭馨。寄我端溪玉一彎,文房取友此其端。眼中厭看珊瑚樹,掌上忻擎紫馬肝。底用千金求國手,擬封九錫霸詞壇。他時游宦南州路,免載囊中只石還。
汝瞻當日預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齡。別久恨無書寄雁,夜深猶記案帷螢。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紹品丁。后會阿蒙須刮目,流聲不減國蘭馨。寄我端溪玉一彎,文房取友此其端。眼中厭看珊瑚樹,掌上忻擎紫馬肝。底用千金求國手,擬封九錫霸詞壇。他時游宦南州路,免載囊中只石還。
只此沉仙翼,瑤池似不遙。
有聲懸翠壁,無勢下丹霄。
凈瀨煙霞古,寒原草木凋。
山河幾更變,幽咽到唐朝。
七松亭上望秦川,
高鳥閑云滿目前。
已比子真耕谷口,
明月影中宮漏近,
佩聲應宿使朝天。
琉璃堂里當時客,
久絕吟聲繼后塵。
百四十年庭樹老,
如今重得見詩人。
山川馬上度邊禽,
一宿都門永夜吟。
客路不歸秋又晚,
西風吹動洛陽砧。
念爾無機自有情,
迎寒辛苦弄梭聲。
椒房金屋何曾識,
偏向貧家壁下鳴。
花木閑門苔蘚生,
浐川特去得吟情。
病來久絕洞庭信,
干時退出長如此,
頻愧相憂道姓名。
閑倚蒲團向日眠,
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
惟有長松見少年。
東風日邊起,
草木一時春。
自笑中華路,
年年送遠人。
入巖仙境清,行盡復重行。
若得閑無事,長來寄此生。
澗松閑易老,籠燭晚生明。
一宿泉聲里,思鄉夢不成。
御泉長繞鳳凰樓,
自是恩波別處流。
閑揲舞衣歸未得,
夜來砧杵六宮秋。
憑檻見天涯,非秋亦可悲。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來遲。
山水分鄉縣,干戈足別離。
南人廢耕織,早晚罷王師。
萬里沙西寇已平,
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營夜火燒云遠,
羌戎不識干戈老,
須賀當時圣主明。
貧游無定蹤,鄉信轉難逢。
寒渚暮煙闊,去帆歸思重。
潮平低戌火,木落遠山鐘。
況是漁家宿,疏籬響夜舂。
剪雨裁煙一節秋,
落梅楊柳曲中愁。
尊前暫借殷勤看,
明日曾聞向隴頭。
高下尋花春景遲,
汾陽臺榭白云詩。
看山懷古翻惆悵,
未勝遙傳不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