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僧
閑倚蒲團向日眠,
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
惟有長松見少年。
閑倚蒲團向日眠,
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
惟有長松見少年。
悠閑地倚著蒲團朝著太陽打盹,卻不能在那云霧繚繞的山間終老。過去的僧侶們都已不在了,只有那高大的松樹見證過我年少的模樣。
蒲團:用蒲草編織的圓形墊子,僧人坐禪和跪拜時用。
岳云邊:指云霧繚繞的山間,這里可能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曾與山中僧侶有過交往,隨著時間推移,舊人不在,觸發了他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流逝、人事變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質樸的語言表達深沉情感,在同類懷人感舊題材的詩作中有一定代表性。
蘇老行諸郡,多為灑落游。
靜心山共止,動意水俱流。
赴社呼陶令,翻經約謝侯。
高風誰復記,明月上西樓。
圖治心方壯,追班世忽非。
鼎中龍蜿蜿,陵上栢依依。
物外音何悄,人間夢亦稀。
少陽來侍宴,天意已知微。
五行才悟已忘筌,妙旨知誰更得傳。
夢幻去時無別苦,旌幢歸處有前緣。
寂寥月伴松楸室,凄愴人逢雨露天。
尚記辱書來見報,春回寒谷未逾年。
勝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該。蓋待出塵子,將作還玄齋。
升高獨南望,大巧安用裁。天目形勢落,秋空屏障開。
吳境岸邊斷,越峰天際回。雙臂龍虎揖,兩潮風雨來。
直視江渚印,蛟蜃遺靈胎。旁聞海門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樂山水,邂逅奚所猜。秋老竹林冷,攀竹趨巖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錢苔。泉甘地脈正,吸泉如傳杯。
人靜道始集,境幽心易灰。老圃聽吾語,勿以慵相推。
勤將日力進,速副韶光催。長生且有道,當悟接與栽。
務使翠華遠,長大如嬰孩。瓊蕊覆青徑,木香兼荼梅。
疏鑿取清淺,結甃移碑材。飛橋渡流水,俯仰無纖埃。
雖謂夕陽好,見月還徘徊。卜筑非偶爾,供吟何快哉。
棲養此固足,會晤誰可偕。
廣張三千六百釣,太公欲與文王親。
文王不為熊羆獵,卜年七百終何人。
開元天子降步輦,當日何如渭濱見。
是同是異不可詰,一等風云符虎變。
吾君好賢軼前古,處處鹓鸞刷修羽。
觀君命意非茍然,他日風流須再睹。
四圍巖谷上通天,巖底幽人抱腹眠。
不羨莊鵬摶九萬,肯隨齊客列三千。
養成白雪高歌調,散盡黃金有簡編。
野鹿今朝入城市,為余有意下林泉。
三齊何處古叢林,石作門闌岱岳陰。
云暗雞鳴川谷淺,月明龜吐水泉深。
未須贊嘆袈裟鐵,且可歸依世界金。
彈指上方還一夢,夢中聊續去年吟。
九隴分形怪,蒼龍據厚坤。
洞寒清水脈,石潤養云根。
探遠塵應斷,窮高斗可捫。
江湖倦行者,對此欲忘言。
八十六年盡,灶中丹未成。
貳車歸去勇,辟谷老來清。
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
揚名尤有子,身后許誰爭。
壯志九年人事足,奇書千卷客囊空。
窮通自在身謀外,取舍誰堪士論中。
休嘆鹽車千里驥,且夸天漢一帆風。
忙拖雙履云邊興,更與何人作醉翁。
言無枝葉色無塵,自是中間已悟真。
且免此生占噩夢,更從何處卜通津。
徘徊州縣諳多事,荏苒江湖過幾春。
三已轉官歸吏隠,蓮花池上友何人。
處己心雖白,逢君眼更青。
獨來還得侶,相照即忘形。
用意誰無累,開襟自有靈。
遞年何所樂,終日醉遺經。
意息機乃息,人忘鷗亦忘。
逍遙方自得,邂逅豈相妨。
靜見水天闊,閑知春日長。
浮沈無一累,誰更問行藏。
盛疑星漢瀉,高恐玉山頹。
江水聊添漲,春根卻忌培。
漁汀埋舸纜,獵野陷盧镅。
覆蓋污為潔,消磨厲作災。
秋日同文館,棲林看晚雞。
斗垂宮殿北,月轉戶庭西。
酒勸杯中淥,詩分燭下題。
何時還九陌,細雨莫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