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潁上訓導朱明仲先生 其二
人間甲子已成編,風雨淮山舊謫仙。見說大賢傳四世,從知在野尚多賢。謝安自有登山屐,季子寧須負郭田。莫待老來長作客,故鄉(xiāng)祇在海云邊。
人間甲子已成編,風雨淮山舊謫仙。見說大賢傳四世,從知在野尚多賢。謝安自有登山屐,季子寧須負郭田。莫待老來長作客,故鄉(xiāng)祇在海云邊。
江上宣城郡,孤舟遠到時。
云林謝家宅,山水敬亭祠。
綱紀多閑日,觀游得賦詩。
都門且盡醉,此別數(shù)年期。
世承清白遺,躬服古人言。
從官俱守道,歸來共閉門。
驅(qū)車何處去,暮雪滿平原。
建中即藩守,天寶為侍臣。
歷觀兩都士,多閱諸侯人。
鄒生乃后來,英俊亦罕倫。
為文頗瑰麗,稟度自貞醇。
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塵。
再命趨王畿,請告奉慈親。
一鐘信榮祿,可以展歡欣。
昆弟俱時秀,長衢當自伸。
聊從郡閣暇,美此時景新。
方將極娛宴,已復及離晨。
省署慚再入,江海綿十春。
今日閶門路,握手子歸秦。
三為百里宰,已過十余年。
只嘆官如舊,旋聞邑屢遷。
魚鹽濱海利,姜蔗傍湖田。
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忘茲適越意,愛我郡齋幽。
野情豈好謁,詩興一相留。
遠水帶寒樹,閶門望去舟。
方伯憐文士,無為成滯游。
歲交冰未泮,地卑海氣昏。
子有京師游,始發(fā)吳閶門。
新黃含遠林,微綠生陳根。
詩人感時節(jié),行道當憂煩。
古來濩落者,俱不事田園。
文如金石韻,豈乏知音言。
方辭郡齋榻,為酌離亭樽。
無為倦羈旅,一去高飛翻。
明經(jīng)有清秩,當在石渠中。
獨往宣城郡,高齋謁謝公。
寒原正蕪漫,夕鳥自西東。
秋日不堪別,凄凄多朔風。
獨樹沙邊人跡稀,
欲行愁遠暮鐘時。
野泉幾處侵應盡,
不遇山僧知問誰。
乖闕意方弭,安知忽來翔。
累日重歡宴,一旦復離傷。
置酒慰茲夕,秉燭坐華堂。
契闊未及展,晨星出東方。
征人慘已辭,車馬儼成裝。
我懷自無歡,原野滿春光。
群水含時澤,野雉鳴朝陽。
平生有壯志,不覺淚沾裳。
況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長棲白云表,暫訪高齋宿。
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jié)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終當署里門,一表高陽族。
游子欲言去,浮云那得知。
偏能見行色,自是獨傷離。
晚帶城遙暗,秋生峰尚奇。
還因朔吹斷,匹馬與相隨。
專城未四十,暫謫豈蹉跎。
風雨吳門夜,惻愴別情多。
別酌春林啼鳥稀,
雙旌背日晚風吹。
卻憶回來花已盡,
東郊立馬望城池。
簡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逍遙精舍居,飲酒自為足。
累日曾一櫛,對書常懶讀。社臘會高年,山川恣游矚。
明世方選士,中朝懸美祿。除書忽到門,冠帶便拘束。
愧忝郎署跡,謬蒙君子錄。俯仰垂華纓,飄飖翔輕轂。
行將親愛別,戀此西澗曲。遠峰明夕川,夏雨生眾綠。
迅風飄野路,回首不遑宿。明晨下煙閣,白云在幽谷。
冰炭俱可懷,孰云熱與寒。
何如結(jié)發(fā)友,不得攜手歡。
晨登嚴霜野,送子天一端。
只承簡書命,俯仰豸角冠。
上陟白云嶠,下冥玄壑湍。
離群自有托,歷險得所安。
當念反窮巷,登朝成慨嘆。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