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靈泉呈性老
曉發云靈山,午憩靈泉山。
兩山信有靈,相對各開顏。
阿師達磨孫,文字昔所刪。
戲出香積供,憐我半生孱。
時維春物老,余花見班班。
杜宇鬧蒙密,胡蝶舞清閑。
大似師說法,奧路辟重關。
市區巧攘奪,日中誰先還。
請以一枝筇,從師兩山間。
曉發云靈山,午憩靈泉山。
兩山信有靈,相對各開顏。
阿師達磨孫,文字昔所刪。
戲出香積供,憐我半生孱。
時維春物老,余花見班班。
杜宇鬧蒙密,胡蝶舞清閑。
大似師說法,奧路辟重關。
市區巧攘奪,日中誰先還。
請以一枝筇,從師兩山間。
清晨從云靈山出發,中午在靈泉山休息。這兩座山確實有靈性,相對著仿佛都綻開笑顏。性老和尚是達摩祖師的傳人,過去曾刪改文字。他開玩笑地擺出豐盛的齋飯,憐惜我半生身體孱弱。此時正值暮春,還能見到零星的花朵。杜鵑鳥在茂密的樹林中喧鬧,蝴蝶悠閑地飛舞。這景象就像師父在說法,開辟出深奧的道理。市區里人們巧取豪奪,日頭正當中時誰能率先歸來?請讓我拄著一根竹杖,跟隨師父在這兩座山間。
憩:休息。
信:確實。
阿師:對和尚的尊稱。達磨孫:達摩祖師的傳人。
香積供:指豐盛的齋飯。
孱:瘦弱。
班班:分布、點綴的樣子。
杜宇:杜鵑鳥。蒙密:茂密的樣子。
筇:竹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歷過程中,來到云靈山和靈泉山,被山間的寧靜和性老和尚的款待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世俗的紛爭和功利現象,與山間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間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紛爭的批判。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描繪山間景色來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學問過時已悍堅,文章垂老未精專。
薰琴何患無賡載,秋扇明知有棄捐。
舊讀溫尋渾不記,新吟鍛鍊久方圓。
此生幸不當詞翰,免被人嘲上水船。
赤水珠難隱,
無限人撈捃。
罔象性無求,
得了何憑準。
壯觀平生屬此游,快心真勝拜通侯。
虛空秀嶺呈丹鳳,陸地仙人隱率牛。
木食草衣那送老,酒瓢詩版暫忘憂。
不知曲曲寒溪水,洗耳何人據上流。
不盡漂搖感,聞君解脫詩。
沈屙奚遠適,亂世已長辭。
黑劫愁難挽,黃泉痛不知。
人琴遙嘆逝,客路獨凄其。
起陸龍蛇猶昨日,捐珠獻幣愒馀生。息機我樂漢陰叟,尸祝君憂畏壘名。
輸墨偶然呈巧拙,存亡俄頃類凡荊。儒生灌爝誠多事,未若寥天任兩行。
露似珍珠月似弓。無人解與唱玲瓏。魂銷候館初三夜,身在蓮湯第二中。
燈隱隱,樹重重。玉波初上鯉魚風。新霜落盡黃榆葉,秋思依依滿故宮。
百琲明珠富有年
不須鮫客更潸然
斛量自是君家事
買取雙鬟當舞筵
頻年疏薦見懸魚,此日肩隨五馬車。
地盡西南行劍外,天連巴蜀渡瀘初。
三秋悵別郵亭淚,千古循良太史書。
若向龍城持漢節,未應鴻雁故人疏。
偶爾閒行出近郊,新年殘臘氣將交。蒼茫遠道風初定,寂寞平原雪半消。春色漸催山色動,天光渾逐水光搖。乾坤滿目皆生意,何必清宵看斗杓。
臘到新年才幾日,四郊生意已欣然。高低雪色春融液,遠近煙光水接連。已覺洪鈞回大地,更看白日麗中天。歲華人事皆如昨,只有思親意惘然。
絕壁孤云仔細看,
云間龍穴想高寒。
碧瀾寸寸橫秋色,
空對山靈說到難。
山雪初晴月蘸川,
乾坤一色浩無邊。
不應清景無人見,
系岸初回訪戴船。
那須得得列杯盤
不念貧兒逐彈丸
齒頰猶能識珍味
乞渠細咀辨甘酸
檐間秋雨時一滴,
絕似漢嘉方響泉。
不聽此聲三十載,
夢回搔首一凄然。
中丞問俗畫熊頻,況復荊州賞更新。多少材官守涇渭,早聞黃閣畫麒麟。岸容待臘將舒柳,江縣含梅已放春。此別應須各努力,正思戎馬淚盈巾。
橫笛短簫悲遠天,斷腸分手各風煙。不知明月為誰好,偶觸愁人到酒邊。繡羽沖花他自得,春渚落日夢相牽。短衣匹馬隨李廣,蝦菜忘歸范蠡船。
華胥夢易惺,
盡屬髑髏精。
卻將夢說夢,
何日得超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