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三首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英英籬邊菊。
雅雅當窗女,濯濯手如玉。
淵淵錦中意,粲粲未盈幅。
藁砧天一涯,刀頭誤行卜。
卻鑒怨新眉,誰教遠山綠。
青青河畔草,英英籬邊菊。
雅雅當窗女,濯濯手如玉。
淵淵錦中意,粲粲未盈幅。
藁砧天一涯,刀頭誤行卜。
卻鑒怨新眉,誰教遠山綠。
河畔的青草郁郁蔥蔥,籬笆邊的秋菊鮮艷茂盛。窗前那位嫻靜美好的女子,雙手白皙又潤澤。她精心織錦,錦中的情意深沉,可惜還沒織滿一幅。丈夫遠在天涯,占卜歸期卻屢屢失誤。她照著鏡子埋怨新畫的眉毛,可誰讓它像遠山一樣含愁帶綠呢。
英英:鮮艷茂盛的樣子。
雅雅:嫻靜美好的樣子。
濯濯:形容有光澤,這里指手白皙潤澤。
淵淵:深沉的樣子。
粲粲:鮮明的樣子。
藁砧:指代丈夫。
刀頭:刀頭有環,“環”諧音“還”,古人用刀頭占卜丈夫歸期。
遠山綠:形容眉毛如遠山般含愁帶綠。
該詩為擬古之作,古人常擬古表達情感。可能創作于作者看到秋景,聯想到離別相思之事,以女子的視角抒發對離人的思念,反映了古代社會人們因離別產生的情感。
此詩主旨是寫女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與哀怨。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幽遠、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擬古詩豐富了詩歌創作題材和表現手法,展現了古人對傳統詩歌的繼承與創新。
紅蓓珠圓,素蕤玉凈,南荒已報春還。便迤邐,云開五嶺,雪霽群蠻。喜見東君信息,應不管、潘鬢新班。憑誰寄,心縈秋水,目斷春山。
長記小橋斜渡,瀟灑處,葦籬茅舍三間。肯伴我、風光賞遍,月影疑殘。好為調羹結子,玉弦冷、金鼎空閑。北枝畔,誰念嶰律猶寒。
一種江梅,偷傳春信,夜來先綻南枝。嫩苞寒萼,妝點綴胭脂。雪里渾迷素質,明月下、惟有香肌。山村路,人家舍窄,低亞水邊籬。
偏宜。壽陽女,新妝淡淡,粉面曾施。更胡笛羌管,塞曲爭吹。陌上行人暫聽,香風動、都入愁眉。
音書杳,天涯望斷,折寄擬憑誰。
枝綠初勻,萼紅猶淺。化工妝點年華晚。
暗香疏影水亭邊,黃昏月下依稀見。
十二危樓,誰人倚遍。只愁羌笛聲幽怨。
少留情意待春來,東君準擬長拘管。
玉骨冰姿,天然清楚,雪里曾看。
物外幽人,細窺天巧,收入毫端。
一枝影落云箋。便似覺、清風夜寒。
試向松窗,待閑一展,俗慮都捐。
冰唯清,玉唯潤。清潤無風韻。此花風韻,自然清潤傳香粉。故應春意別,不使凡英恨。到春前臘后,長是寄芳信。
此情閑,此意遠。一點縈方寸。風亭水館,解與行人破離恨。廣寒宮未有,姑射仙曾認。向雪中月下,吟未盡。
月明疏影林間。水潺潺。
一點濃香十里、渡關山。
且莫負。好分付。冷無眠。
只怕笛聲嗚咽、到愁邊。
笑盈盈,香噴噴。姑射仙人風韻。天與肌膚常素嫩。玉面猶嫌粉。
斜倚小樓凝遠信。多少往來人恨。只恐乘云春雨困。迤邐嬌容褪。
帶雪。向南枝,一朵江梅坼。許多時、甚處收香白。占千葩百卉、先春色。
擬瑩潔。正廣寒宮殿人窺隔。銷魂處、畫角數聲徹。暗香浮動黃昏月。
最瀟灑處最奇絕。孤標迥、不與群芳列。吟賞竟連宵,痛飲無休歇。輸有心牧童偷折。
良夜永,玉漏正遲遲。丹禁肅,周廬列,羽衛繞皇闈。嚴鼓動,畫角聲齊。金管飄雅韻,遠逐輕飔。薦嘉玉、躬祀神祗。祈福為黔黎。
升中盛禮,增高益厚,登封檢玉,時邁合周詩。玄文錫,慶云五色相隨。甘露降,醴泉涌,三秀發靈芝。皇猶播、史冊光輝。受鴻禧。
萬年永固丕基。吾君德、蕩蕩巍巍。邁堯舜文思。從今寰宇,休牛歸馬,耕田鑿井,鼓腹樂昌期。
臘雪猶凝,東風遞暖,江南梅早先拆。
一枝經曉芬芳,幾處漏春信息。
孤根寒艷,料化工、別施恩力。
迥不與、桃李爭妍,自稱壽陽妝飾。
雪爛熳、怨蝶未知,嗟燕孤、畫樓綺陌。
暗香空寫銀箋,素艷謾傳妙筆。
王孫輕顧,便好與、移栽京國。
更免逐、羌管凋零,冷落暮山寒驛。
江南地暖,數枝先得嶺頭春。分付似、翦玉裁冰。素質偏憐勻澹,羞殺壽陽人。算多情留意,偏在東君。
暗香旋生。對澹月與黃昏。寂寞誰家院宇,斜掩重門。墻頭半開,卻望雕鞍無故人。斷腸處、容易飄零。
柳陰陰。水深深。風約雙鳧不自禁。碧波心。
孤村橋斷人迷路。舟橫渡。旋買村醪淺淺斟。更微吟。
一冬不見雪花飛。愛日蕩晴暉。臘殘未解寒塘凍,東風細、已露春期。正是年時策馬,相隨村落尋梅。
故人別久信音稀。排悶有新詩。雁聲北去江城暖,暗舒展、花柳容儀。屈指燒燈不遠,等閑休鎖雙眉。
香梢勻蕊先回暖,點點胭脂輕襯。紅苞隱映疏篁,紅翠相間。方瑞雪乍晴時,愛日初添線。五云樓上遙看,似睹溪邊,仙子妝面。
堪羨。影轉玉枝斜,艷拂朝霞淺。就中妖嬈,獨得芬芳,偏教容易瓊苑。聞又報一陽時,不似鶯聲喚。肯與梅臉爭春,靚笑群芳晚。
司春有序,排次到荼?。遠預報,在庭知。
蕊珠宮里晨妝罷,披香殿下曉班齊。探花正、驅使問,菊花期。
元不遜、梅花浮月影,也知妒、梨花帶雨枝。偏恨柳、綠條垂。
與其向晚包團絮,不如對酒折芳蕤。謝東君,收拾在,牡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