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裘父見贈二首 其一
平生傳業志詩書,常恥朱門衒綺襦。
作意文場旋閣筆,強顏宦路亦分符。
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籃輿入畫圖。
但恐相思勞小阮,想從煙際望重湖。
平生傳業志詩書,常恥朱門衒綺襦。
作意文場旋閣筆,強顏宦路亦分符。
骎骎春意回平野,戛戛籃輿入畫圖。
但恐相思勞小阮,想從煙際望重湖。
一生以傳授學業、鉆研詩書為志向,常常以在富貴人家炫耀華麗服飾為恥。本有意在文壇施展才華,卻很快擱筆;勉強在仕途為官,也獲得了官職。春天的氣息快速回到了平野,乘坐著竹轎發出戛戛聲,仿佛進入了一幅畫卷。只擔心小阮會因相思而勞神,猜想他會從煙霧彌漫處眺望重湖。
傳業:傳授學業。
朱門:紅漆大門,指富貴人家。衒(xuàn):炫耀。綺襦(qǐ rú):華麗的短衣。
作意:有意。旋:很快。閣筆:擱筆。
強顏:勉強做出笑容,這里指勉強為官。分符:指授予官職。
骎骎(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這里形容春天的氣息來得快。
戛戛(jiá jiá):象聲詞,形容竹轎行走時發出的聲音。籃輿:竹轎。
小阮:指侄子輩,這里具體所指需結合詩人與裘父的關系,可能是裘父的晚輩。重湖:指重疊的湖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之中,但內心更傾向于學術。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富貴、炫耀奢華的風氣,詩人對此并不認同,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回應裘父的贈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學業志向、不慕榮華的品格和對仕途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將個人志趣與自然景象相結合,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個人風貌和創作風格。
卓犖修詞有古風,計偕西上劇飄蓬。
梁園失意三春月,閩嶺思歸一畝宮。
且喜還家儀舌在,莫嗟為客趙囊空。
九天下詔崇儒術,好絕韋編待至公。
片玉侵寒折,零文見斷蟲。
遠沈岡草際,半露塹冰中。
跡著人何在,年銷事已空。
唯聞壞陵柏,相吊起悲風。
鳳樓鴛瓦蟾波濕,眾籟聲沈百蟲蟄。
仙盤云表露成霜,何人夜半牛衣泣。
芝泥香熟封詔書,河漢西傾移斗車。
陰風摵摵起庭樹,寒澌戛戛鳴宮渠。
千廬迭唱傳宵警,海山鼇背蓬壺頂。
金釭珠網結綺錢,玉井銀床垂素綆。
前席受厘詢碩生,觀書百斤須中程。
投籖乍應嚴鼓節,求衣誤聽蒼蠅聲。
渴烏漏盡繁星曙,魚鑰建章開萬戶。
初日曈昽艷屋梁,鳴鞭一聲下天路。
中樞多暇日,小圃占秋光。
雕玉新成檻,繁金乍泛觴。
陶籬侵柳色,羅宅掩蘭芳。
芝影連虛室,萱叢接后堂。
傅巖猶借雨,豐嶺未飛霜。
溫樹徧分蔭,蕓籖亦鬬香。
交枝迷露井,墜葉點橫塘。
桐錄知延壽,千齡奉紫皇。
浮杯心與海鷗親,駐錫王城忽過春。
麟殿九旬談妙法,曹溪一滴渡迷津。
狂翻竹箭波隨棹,側布黃金地絕塵。
白黑歡迎猿鳥喜,紺園風定雨花新。
獨攜瓶錫新安去,寒雨西風落葉頻。
江水淺深清見底,山程高下險摧輪。
社中香火延開士,肘后方書濟俗人。
鄉樹再尋南國路,禪房空鎖帝城塵。
舊傳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豈患貧。
四眾仰瞻誰見頂,千家應供定分身。
宰官多結空門友,外護須依守土臣。
想到臨川逢內史,翻經相對一嚬伸。
赤日亭亭晝正賖,長風萬里憶星槎。
銅盤瓊蕋三危露,素綆寒漿五色瓜。
蘭室冷光浮玉簟,柳營清吹逐金笳。
翠微泉石終南路,千古離宮倚曙霞。
舊房稽嶺鎖春苔,猿鳥歡迎振錫回。
花雨六時飄講席,樵風千里送浮杯。
一乘了義刳心學,三藏真文盥手開。
跡似孤云本無滯,飄飄新到帝鄉來。
極望隨南斗,迢迢思欲迷。
春生桂嶺外,人在海門西。
殘日依山盡,長天向水低。
遙知仙館夢,夜夜怯猿啼。
翠??聳層云,珍祠古跡存。
獲登千佛嶺,仰荷九天恩。
塔影凌虛閣,鐘聲度遠村。
僧言前太守,罕有到松門。
露冷星翻月上弦,九枝銀燭照金鈿。
應知韓掾偷香夜,猶記潘郎擲果年。
天上明河雖可望,苑中高柳未經眠。
烏啼人散青樓曉,堂下輕風轉莢錢。
宸居瑞靄重,閶闔正來風。
憀栗驚秋氣,豐穰美歲功。
曉煙籬菊嫩,霄露畹蘭紅。
重九登高會,歡娛處處同。
軒游云杳杳,舜孝日蒸蒸。
椒壁還生沴,銅臺亦罷登。
親桑寧復見,嘗藥遂無徴。
拱木玄堂閔,凄涼煙霧凝。
想極南溟外,江園草樹秋。
浮生如寄夢,幾夕是離愁。
仙館閑明月,星車背遠流。
祇應西掖吏,時復望滄洲。
繚垣嶤闕慶云深,畫燭熏爐對擁衾。
三殿夜籖傳漏箭,九秋霜籟入風琴。
階前槁葉驚寒雨,天際孤鴻答迥砧。
欹枕便成魚鳥夢,豈知名路有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