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九日郡筵
令序凝秋籥,歡游駐使軒。
行觴酒籌密,踏節舞韡翻。
榴熟丹房解,萸香紫粒繁。
風頭臘輕慘,日腳送斜喧。
鏤管新篇逸,吹花舊俗存。
請為丞相壽,長久慶調元。
令序凝秋籥,歡游駐使軒。
行觴酒籌密,踏節舞韡翻。
榴熟丹房解,萸香紫粒繁。
風頭臘輕慘,日腳送斜喧。
鏤管新篇逸,吹花舊俗存。
請為丞相壽,長久慶調元。
美好的時節秋意凝聚,歡快的游覽中使君的車駕停下。席間頻繁舉杯,酒籌密集;踏著節拍,舞者身姿輕盈翻轉。石榴成熟,紅色的子房綻開;茱萸飄香,紫色的果實繁多。秋風初起帶著輕微的寒意,夕陽斜照送來溫暖。精美的筆寫下新的詩篇,吹花的舊俗依然留存。讓我為丞相祝壽,祝愿長久地協調陰陽、治理國家。
令序:美好的時節。秋籥(yuè):秋天。籥,古管樂器,此處代指季節。
使軒:指使者或地方長官所乘之車,這里指晏相公。
行觴:依次敬酒。酒籌:飲酒時用以計數的籌子。
踏節:踏著節拍。韡(wěi)翻:形容舞姿優美。
丹房:指石榴的子房。
萸:茱萸,一種植物,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風頭:秋風初起。臘:這里指秋天的寒意。
日腳:指透過云隙下射的日光。
鏤管:指精美的筆。
吹花:可能是重陽節的一種舊俗。
調元:指調和陰陽,治理國家。
此詩是詩人參加晏相公(晏殊)在重陽節舉辦的郡筵后所作。晏殊在當時位高權重,且文學造詣頗高,常舉辦宴會與文人雅士交流。詩人在宴會上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晏殊的敬意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為晏相公祝壽,描繪了重陽節郡筵的熱鬧場景。其特點是語言優美,對仗工整,展現出節日的歡快氛圍。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宴游唱和的風氣。
洞庭八百里,幕阜三千尋。
(見同書卷六九《岳州》引古詩,原列唐人間。岳陽樓始建于唐時。)
鳳立煙霄迥,
桃香碧澗逢。
閑園不解栽桃李,滿地唯聞種蒺藜。
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悵欲怨誰?
殺鄭愔,天必陰。
乘鸞跨鳳下昆侖,正值三星影入門。
銀燭高低攢寶帳,彩牋交互勸瑤尊。
藥靈許向人間說,《易》妙期于象外論。
休憶當年陪孟德,繞梁爭看酒杯翻。(同前)
少室與摩竭,第代稱揚許。
我今問汝徒,誰作將來主。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原署“敬脫和尚”。)
一炁化之元,邈在兩儀先。
寶埒馳金馬,真香噴玉蓮。
飛空按龍轡,梵響導芝??。
綿永長春刼,翶翔無色天。
初真難曉諭,以此戒中仙。(同前。)
賞得秦王鏡,判(《金石索》一作“浙”)不惜千金。
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
(以上二首見一九七九年《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刊孔祥星《隋唐銅鏡的類型與分期》引。后一首又見《金石索·金索六》有二件,又見民國十五年錢祥保纂《續修江都縣志》卷十五《金石》,云為邑人程青岳所藏。)
天降神柜草,無過訪合穗。
燒藥實堪夸,不與凡草揆。
眾草經霜軟,此草不憔悴。
寒暑不相侵,燒藥添智慧。
野老南湖上,茅簷向水低。
應門仲躬子,舉[案](按)伯鸞妻。
籬下山花笑,窗前谷鳥啼。
猶言近人境,不似武陵溪。(《新撰類林鈔》卷四,據小川環樹本。)
我有一長劍,磨來十數年。
但藏玉匣里,未向代人傳。
鍔露星將轉,珠開月共懸。
霜鋒暎牛斗,雪刃倚長天。
每欲清萬國,常懷定四邊。
希君持取用,方謂識龍泉。
立功須及早,學道亦當時。晝夜宜勤學,發意莫狐疑。
燒香常禮拜,誦經恒奉師。勇猛加精進,專誠無想思。
四等將六度,三奔與五雌。洗塵入空寂,虛心將自持。
唯期不轉退,豈為人所嗤。若能如是者,朝夕自仙飛。
悲莫悲兮離別長,怨莫怨兮私自傷。
斂橫波而向秋野,垂玉筯兮沾羅裳。
(見同書卷二三缺名《七夕賦》附。)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既識砂中汞,須求鉛里金。
二味實天地之大寶,日月之至精。
煉得此者,下鬼不欺。(《大還丹照鑒》)
(按:楊真人有可能為前二人中之一人,亦可能為同一人。因無他據,姑分列。)。
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
拋卻父娘村草里,認他黃葉作金錢。
百丈竿頭快撒手,不須觀后復觀前。
(見同書卷一○○引先德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