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一缽即生涯,隨緣度歲華。
是山皆有寺,何處不為家。
笠重吳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訪禪室,寧憚路岐賒。
一缽即生涯,隨緣度歲華。
是山皆有寺,何處不為家。
笠重吳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訪禪室,寧憚路岐賒。
一只缽盂就是全部生涯,隨順機緣度過歲月年華。只要有山就會有寺廟,哪里不能成為自己的家。斗笠因吳中大雪而沉重,鞋子沾染楚地花香。將來去拜訪你的禪房,怎會害怕路途遙遠。
缽:僧人乞食的器具。
歲華:時光、年華。
笠:斗笠。
憚:害怕。
路岐賒:路途遙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送別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佛教盛行,僧人云游是常見現象,詩人或許羨慕僧人的自在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僧人隨緣自在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卻富有禪意,生動展現了僧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佛教文化的關注和喜愛。
清糧馀款敢虛糜,
嘉惠東南館筑宜。
廣廈賦詩懷子美,
至今感德口皆碑。
擊刺之術久不作,猿公越女空傳疑。
錦衣玉貌者誰子,攘袖軒眉斯亦奇。
浮塵莽莽自今古,浩劫茫茫未轉移。
省識圖成心獨苦,請君看取幾男兒。
入覽遂復盡,勝游寧足多。
好山留一半,此意欲如何。
紫蓋冥煙雨,天門障薜蘿。
上方今不到,珍重待重過。
碧草含朝露,衰楊弄午風。門前一溪水,流過澗橋東。
高樹秋風急,疏林夕照斜。柴門臨水岸,幾簇拒霜花。
江畔早逢春,停舟望欲新。
燕鴻驚久客,梅柳待歸人。
煖入青絲?,晴飛紫陌塵。
故園知不遠,還夢已沾巾。
地憶春盤處,重經二十年。
狂添中圣里,愁盡小除前。
岸碧沾花勝,林香撲野筵。
誰堪久蘋梗,飄泊臥江煙。
楚塞殘星幾點,關山明月三年。
長亭猶有竹如椽。可惜中郎不見。
折柳新愁未歇,落梅舊夢誰圓。
何人吹向內門前。一片鷓鴣清怨。
我敬大門名節,
絕嘆乃孫賤貧。
故知風氣猶在,
不肯叩戶隨塵。
狂飆卷雨辨朝曦,
似與新晴有會期。
秋水秋山秋草木,
渾將乞與數篇詩。
醉倒屠蘇酒,酡然樂有馀。
卻忘今老矣,無計早歸歟。
白首心猶稚,青云志未舒。
詒謀告孫子,大業在詩書。
酒人詩客。當日風流稱作伯。
寂寞寒蟬。斷硯乾毫老鄭虔。
須眉半皓。少日也能歌栲栳。
如玉人來。當作花兒照酒杯。
聞名浪得號希夷,孤枕云林未有期。縹緲暫看浮黛淺,棱層偏覺帶秋奇。靈巖桂老蟾蜍滿,古瀨風輕舴艋遲。道士化將雙白鶴,碧岑無路所從誰。
偶尋方外愜天游,曉氣凝陰翠不流。畢竟江山非我土,祇將文字賀茲丘。浮生自識龍蛇蟄,遺蛻空經草木秋。便欲問君過幾曲,紫陽門徑可維舟。
嗚呼古人已糞土,紛紛輕薄何須數。
當面輸心背面笑,翻手作云覆手雨。
感君意氣無所惜,于我見子真顏色。
人生會合不可常,昔者相遇今不得。
八葉炎圖茂,千齡圣主昌。
農桑開漢域,禮樂煥周庠。
晏粲三登樂,謳吟七閏長。
徽名辭鏤玉,盛舉冠前王。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緣被老來侵。
一身老去惡足惜,滿眼春歸何處尋。
紅日墜時風更急,落花流處水仍深。
流鶯不悟芳菲歇,猶向枝頭送好音。
龍戰天池,鳳占皇族,豫州來臥東床。訝合歡簾內,劍影如霜。天下英雄入谷,絲幕下、仔細評量。花叢里,心傾季女,膽怯劉郎。
相將。兩心自得,鴛夢警干戈。巧促行裝。翼此身終托,山海情長。不道阿兄謀拙,舟一葉、生斷柔腸。蟂磯水、從教釀成,萬古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