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鐵柱觀道友 其四
墨池新水長苔衣,雨后來禽顆顆肥。午榻茶煙應有約,鬢絲風飏落花飛。
墨池新水長苔衣,雨后來禽顆顆肥。午榻茶煙應有約,鬢絲風飏落花飛。
一杯復一杯,今夕知何夕。
蔀屋發光怪,尊罍盈四壁。
老盆還舊觀,寒燈起佳色。
既醉使君酒,亦飽使君德。
南去封題久不聞,北來數數聽寒暄。
聯鑣太白三千首,擊柝長安十二門。
飛觀凌空天子國,輕帆半日女兒村。
淵明好趣柴桑近,官職高卑未要論。
滕王高閣已塵埃,故老猶傳結搆材。
南浦寒潭秋月淺,西山爽氣曉風開。
韓公碑碣生苔蘚,王子文章沒草萊。
舉目章江多落寞,蕭蕭云樹總堪哀。
森森山上松,濯濯堂前柳。
顏色雖不殊,霜余別妍丑。
君看射利子,榮悴俯仰中。
寧知堂前柳,不如山上松。
北海廉平守,曾為漢大農。
此邦高治行,今日繼前風。
饑饉難于政,循良茂厥功。
好將清靜對,推與四方同。
本屬廬山種,今移到小堂。
疎枝依淺土,永日吐清香。
不獨供欣賞,還宜兆吉祥。
春深花氣減,對此更微茫。
云錦仙翁人不識,多生九華茹芝客。
少年登覽妙形容,三十七峰俱改色。
手捉高士淡墨圖,煙云到處隨卷舒。
珠璣袞袞入題詠,縑素往往爭臨摹。
雪潭四時濺飛雪,嘆我幻軀方病渴。
何由得共山中人,腳踏寒流弄明月。
客思到秋如亂麻,每逢佳節倍思家。
黃花只作去年好,綠鬢自嫌今歲華。
千里有情猶共月,一樽無事且傾霞。
閑來甘露堂前坐,老柳條條噪暮鴉。
枕簟遲遲睡,軒窗一一開。
市收人語寂,江迥水風來。
熠耀明衣袂,嬋娟到酒杯。
新涼兒女健,促織已相催。
此夕清光本自多,不勞玉斧更礲磨。
祇應云物偶如此,未愜詩情可奈何。
喜見一輪還舊觀,遙知千斛費明河。
先生賞罷渾無事,古井依然湛不波。
九載光陰俯仰間,百年人世幾悲懽。
竹樓夢斷傷春晚,云壑書來喜歲寒。
別久更憐詩筆健,愁多須放酒杯寬。
相望江北江南路,柳絮隨風又作團。
屈指摳衣十七年,自憐須鬢已皤然。
久知軒冕真無分,但覺溪山若有緣。
下學工夫慚未到,先天事業敢輕傳。
祇今已飽煙霞痼,更乞清溪理釣船。
我從耒陽來,已拜杜陵墓。
今行湘水湄,復識愚溪路。
茲游豈無益,登覽屢吊古。
明日理扁舟,又向浯溪去。
苦來為客竟何為,宅舍荒村誰與治。
別墅雖無輞川畫,生涯堪入杜陵詩。
身如燕子年年去,家似漁舟處處移。
丹井西頭曲堆下,更煩歲晚定疎籬。
借屋與僧鄰,局促僅如蝸。
悲秋懷抱惡,頭緒如亂麻。
老來怕讀書,隙風燈影斜。
感時思弟妹,衰淚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