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祀三陵倡和詩四首 其二 途中遇風用色字
蜚廉西北來,長途肆狂愎。鞭駑渡清河,凜冽勢轉亟。揚沙瞇雙眸,舉袂頻自拭。豈容披襟當,正藉貂裘敵。行行抵山陵,薄暮殊未息。且須就村舍,把酒慰寒色。
蜚廉西北來,長途肆狂愎。鞭駑渡清河,凜冽勢轉亟。揚沙瞇雙眸,舉袂頻自拭。豈容披襟當,正藉貂裘敵。行行抵山陵,薄暮殊未息。且須就村舍,把酒慰寒色。
南渡衣冠墜,俄然氣象還。
向微公數輩,誰濟國多限。
劍履星辰上,風流水石間。
名高仍壽考,天賦未全慳。
賓鴻列陣競隨陽,卻向丹山隠鳳凰。
銀管題詩紛滿帙,金釵度曲儼分行。
漢宮早促三更席,梁苑行稱萬壽觴。
顧我飄零無著處,非公湔祓尚誰望。
圣朝有道合羞貧,清晝那容裹路珍。
金馬玉堂辭漢殿,桃花流水訪秦人。
敢吟莫莫休休句,且佚膠膠擾擾身。
高會竹林欣有日,剩??玉友釣溪鱗。
八座夫人貴,三刀刺史榮。
共深偕老慶,忽寄悼亡聲。
寂寞閨門政,凄涼兒女情。
親交猶雪涕,況乃謝宣城。
閏六還同載誕辰,壽川方至浩無津。
位虛左轄民瞻舊,職視西樞睿眷新。
玉果又霑湯餠客,銀環仍進雪膚人。
風流富貴誰能并,未害先生道德淳。
暌違才一日,懷想似三秋。
忽得五字句,真成百不憂。
荷花要同賦,竹徑擬清游。
明夜月華滿,杖藜能過不。
六丁驅石日本,墮落斗坡山中。
一片蒼珪紫玉,幾回秋雨春風。
不假鐫镵刻削,自然巧妙嵌空。
居士置之朝爽,是謂飛來小峰。
曉讀蘇僊集,披翻未覺勞。
衙官視宋玉,奴仆命離騷。
赤壁清風遠,黃樓逸興高。
獨嗟生苦晚,不得侍揮毫。
平生憶淵明,偶此訪遺跡。
柴桑僅未泯,栗里猶可識。
寒溜澹泠泠,孤煙輕羃羃。
撫事良多感,西風生醉石。
戒定通前念,蘇黃早見期。
源流知袞袞,金印漫累累。
白首風塵外,丹砂歲月遲。
泉臺無復恨,喬木有余悲。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
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
手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
鄰叟不知唐世遠,猶言謝母舊因緣。
長江遠浪連天碧,岸柳垂垂臨斷石。
漁舟一葉白頭翁,獨把釣絲待魚食。
我身猶是紅塵客,對此無言三嘆息。
安得輪竿入手來,與君共釣消長日。
月桂堂何有,池清桂影橫。
畫圖寧辦此,玉斧巧修成。
入夜境逾妙,才秋風又生。
饒陽巖石下,隠約欠分明。
杖藜隨所適,花柳自村村。
野岸桃臨水,人家竹映門。
香泥飛燕子,芳草思王孫。
著處堪沈醉,春醪正滿樽。
破臘驚春意,凌寒試曉粧。
應嫌脂粉白,故染曲塵黃。
綴樹蜂懸室,排箏雁著行。
團酥與凝蠟,難學是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