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寫望
驅車南陌道,物色喜春還。
水暖初成浦,云晴不抱山。
原姿平澶漫,禽哢巧間關。
此適非謀野,祠官只在閑。
驅車南陌道,物色喜春還。
水暖初成浦,云晴不抱山。
原姿平澶漫,禽哢巧間關。
此適非謀野,祠官只在閑。
駕車行駛在城南的道路上,欣喜地看到春天的景色已回歸。水暖之處開始形成水濱,晴朗的天空中云朵不環繞山巒。原野的姿態平坦而廣闊,鳥兒啼鳴聲巧妙動聽。此番出游并非是到郊野謀劃事務,只是祠官自身清閑罷了。
南陌道:城南的道路。
物色:景色。
浦:水濱。
澶漫:形容原野平坦而廣闊。
禽哢:鳥兒啼鳴。間關:形容鳥聲婉轉。
適:往、到。謀野:到郊野謀劃事務。
祠官:掌管祭祀的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身為祠官,在閑暇之時出城游玩,看到春天回歸的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安定,詩人能有心情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天郊外景色,表達詩人閑適愉悅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情感。
不識春風面,知從底處來。
紅深桃靨破,綠靜水簾開。
物外心常掛,人間事不諧。
從今江海去,無復世推排。
南園北渚任春風,芳草凄其怨落紅。
骨肉斷腸俱意外,江湖觸目遍愁中。
韋編晚絕方詮《易》,《南史》初成既表忠。
欲灑羊曇無限淚,西州非復舊時同。
生平常怪方士言,蓬壺方丈瀛海間。謂是大言誑人主,世豈真有三神山?
幾年作宦來臺灣,東過滄海窮煙瀾。扶桑枝紅掛朝日,珊瑚樹綠充庭藩。
澎湖時時出琪樹,高者盈尺聲璆然。四時花橤開未歇,夏梅春桂冬桃蓮。
長年暄暖無霜雪,老死不著棉裘氈。山中之人木末處,下者亦在蒼崖巔。
食無煙火況炊爨,男女赤足垂雙環。頒律不到周夏正,豈有隸首窮其年?
洪蒙以來到唐宋,不與中國人通船。漢初尚未開閩粵,此乃荒島盤云煙。
或者昔人偶泛海,飄風一至疑神仙。愚民自誤誤世主,妄思人可壽萬千。
豈知世果有此境,但無藥草能朱顏。若令皇武在今世,不待晚歲憬然翻。
我為此歌傳世俗,沈迷聊破千年關。
銀漢迢遙月半彎。
虔陳瓜果任雙鬟。
鵲橋穩駕白云灣。
為訴經年離別苦,
仙蹤料想五更還。
哪能分巧到人間。
滿眼詩情祇自尋,
支筇踏遍破山陰。
樹分濃淡云林畫,
澗瀉凄清叔夜琴。
薄靄輕籠嵐氣靜,
晚煙低罨鳥聲沈。
行來忘卻松風吼,
疑是驚龍穴底吟。
輕舟弱水。七十二峰將至矣。若到襄川。一度寒暄孟浩然。
霜華如片。昨夜高堂應夢見。此后斑衣。應傍山公白接罹。
詠懷思對爾,煙渚過秋鴻。
蔓草是今日,竹林還古風。
但令奇字滿,莫恨故園空。
舉酒復相勉,黃金徽爨桐。
番經廠里見蓮臺,
綠刺觀音鬘絡開。
跳步也隨弓樣窄,
中秋來舞萬年杯。
石室前頭一片春,
天然形象附嶙峋。
山家況味無晨夕,
安用雞人賦此身。
季春漸暄,鳥啼花笑。
恒沙數見聞覺知,悉皆了了。
不往桃林放,淇園別樣春。翠陰風有約,嫩綠地無塵。短笛由歌曲,疏篁對主賓。倒騎歸去也,兒女笑相迎。
兜率渾閒事,天然顯地靈。一泓冰解凍,千古圣同清。磨墨題新句,辭官濯舊纓。我曾三載讀,對此學惺惺。
秀嶠鐘靈異,葉岡脈絡承。窗含五夜氣,天假一篝燈。漏盡鐘初動,云迷酒未醒。翰林香不斷,吹過竹山亭。
岑接千年秀,門當一嶺青。地經前代相,天作大家屏。輪轍邈無跡,冠裳彷有形。高山動仰止,從此繼芳聲。
一鑒方塘曉,天機云自然。羽鱗昭上下,道體是渾全。物物一太極,紛紛同本原。憑欄人不語,悟入幾玄玄。
四面澄澄水,中心兀兀亭。虛明渾似我,吹照總忘情。爽氣清詩骨,祥光映畫屏。好懷天不禁,何處問登瀛。
卜宅詩書里,遮天松竹林。大夫操勁節,君子抱虛心。巢搆千年鶴,風搖十里陰。幽人避繁暑,掃石臥長吟。
地里殊無別,風光迥不同。巉巖誰作伴,爛熳自成叢。色艷欺圖畫,香飄落酒鐘。乾坤都在此,何必問東風。
身寄瓜牛廬,手持科斗書。
尚憎駑戀棧,肯羨鶴乘車。
富貴何加我,山林亦宴如。
年來常去殺,不嘆食無魚。
魂銷已甚,又短篷江路。怕聽銷魂夜深語。恁昏煙叫暝,瘦月啼空,空際恨、飄滿十三箏柱。湖天霜氣冷,一點秋魂,喚醒菰蘆最深處。
今夜小紅樓,吳語生寒,料也似、背舷吟苦。有夢影、隨君返瀟湘,認倚定闌干,個儂凝佇。
小小檐間燕,翁翁傍母飛。
弄音喧繡幕,學舞戲春暉。
拾絮穿花過,銜泥掠水歸。
終辭白屋去,還向玉樓依。
故人門巷只棲鴉,楊柳扶疏影尚斜。蓬島歸來天外使,河陽凋盡鏡中花。杜鵑此日空啼恨,煙月春宵憶駐車。泥落可憐雙燕子,低飛猶傍莫愁家。
仙山春夢記前游,不把亡情怨莫愁。小婢曾通花里約,老奴難耐鏡邊羞。絕無消息傳青鳥,認得啼痕在玉鉤。聞說侯門深似海,綠珠今夜可登樓。
天上瓊樓十二城,人間凝望最關情。花開梓澤多風雨,客去臨邛絕送迎。一夢揚州憐杜牧,廿年辛苦憶蘇卿。亦知金屋謀非易,擬向漁樵托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