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亨父二首 其二
金閨予告免趨朝,石枕孤眠病未消。絲布小帷蠅不障,竹枝團扇暑仍搖。匏壺汲水添森爽,土盎栽花伴寂寥。革故題詩寄張敞,木瓜應擬博瓊瑤。
金閨予告免趨朝,石枕孤眠病未消。絲布小帷蠅不障,竹枝團扇暑仍搖。匏壺汲水添森爽,土盎栽花伴寂寥。革故題詩寄張敞,木瓜應擬博瓊瑤。
山間未晚先得月,料想城中見較遲。
海吐銀蟾漸呈露,林垂翠影早參差。
孤輪涵澗安禪處,明鏡當空沉籟時。
夜半衰翁猶獨坐,清光吸盡入詩脾。
鐵漢從來去就輕,當年烏府樹風聲。
福星臨分人安樂,濁世如泥志潔清。
祠命忽傳奸吏賀,歸裝絕少擔夫驚。
退庵本愜家林興,父老攀轅卻有情。
皇華叱馭遂驅馳,抱病怱怱語別離。
不到天風海濤地,空吟春樹暮云詩。
似聞信宿留桑下,惜不扁舟趁水涯。
一笑論文何日再,玉川為我說相思。
無嘩觀者也深衣,古典如迂效頗奇。
放出曦輪行事日,飛來捷幟序賓時。
俎陽便覺春流暢,拜爵潛教俗轉移。
此禮重行應易易,邦人耳目熟威儀。
天之蒼蒼,而在山中。大畜之象,驗之于躬。
六尺之微,萬善畢叢。往行前言,浩浩無窮。
一以貫之,何所不容。兩間非大,此之謂弘。
牝馬之貞,行地無疆。古往今來,其道有常。
是以資生,至哉化光。君子體之,六二直方。
直內方外,何用不臧。守此之毅,賁育非剛。
泗亭之參,以此任道。繇軻而后,孰其深造。
濂洛儒先,知德之奧。非茍知之,亦免允蹈。
興夫請書,朝夕戴抱。懋哉懋哉,至于華皓。
山頭云,天上月。
云月有殊,光影無別。
此是吾端的,不許見,不許聞。
大唐國有人,必能辨,必能別。
不妨卷去掛向大溪頭,教他幾個橫論豎論東說西說。
使華金掌冠卿材,曾侍紅云一朶來。
龍井為君增洗濯,鳳山來客小低徊。
膏翻玉雪團香帖,味篤金蘭共酒杯。
計相他時踵龐老,席前敷奏記東臺。
建水懷襄,孔殿巋然。文未墜地,道昭于天。
輪奐鼎新,丁奠揭虔。肅肅冠佩,粲粲豆籩。
惟圣立范,載籍具傳。渾渾噩噩,書教百篇。
危微精一,綱領所先。詩六義教,風雅頌全。
曰思無邪,蔽以一言。易教精微,四德首元。
演六十四,母坤父干。春秋事教,惟義與權。
行夏之時,獨許顏淵。樂教導和,鐘鼓管弦。
雷出地豫,樂之大原。禮教導中,三百三千。
其端辭遜,如始達泉。垂茲六教,何千萬年。
睠惟此邦,儒哲比肩。厥有考亭,是紹澗瀍。
發揮六學,有功圣賢。守吏初獻,與士周旋。
祀畢作頌,同志勉旃。
荷鍤自隨劉伯倫,裸葬舊聞楊王孫。
偉哉二子真曠達,身雖殞滅名獨存。
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
火風地水歸四大,夢幻泡影何足論。
君不見桓魋石槨秦鐵戶,歌鐘未徹野火焚。
不如得錢即沽酒,時時醉倒三家村。
梵宮憑水建,蓬荻費芟除。
岸破群魚出,枝危獨鶴居。
定鐘僧睡早,揮麈客談虛。
月滿龕燈小,風停幡影疎。
供盤多佛菓,僧飯飽園蔬。
惟有開山老,清高閉草廬。
扶杖來觀徧老農,清朝新禮采芝翁。
德尊韋布封員外,恩重牙緋視治中。
言悟千秋逢主圣,躬行萬石耀臣工。
求與抑與從天下,徑坂丹忱殿陛通。
綠暗紅稀四月天,榆錢鋪徑撒青氈。
雨肥渴動羹梅興,風暖香傳餠麥鮮。
解慍更無琴可續,納涼徒有句堪聯。
看看河朔相追逐,避暑忘形到酒邊。
一翁閑伴兩星臺,亭畔看花花半開。
我盍歸田垂釣隠,公行持橐侍鸞回。
流鶑似避宮粧靚,黃鵠曾將蜀種來。
二妙賡酬康濟手,橫舟句好相推萊。
五載南州屈重名,活人一段是歸程。
兩州曾喚兩蘇起,孤節要師孤竹清。
合有鋒車催赴闕,不應畫戟又專城。
閑身已決深山底,千里猶能共月明。
未到白云先碧霄,瘦藤支我上山腰。
煙橫遠樹醉眸豁,竹引清泉塵慮澆。
酒滴松根和露飲,茶烹石鼎抱茅燒。
平生不被利名鎖,半掩柴扉聽晚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