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君挽詞
我昔游庠序,夤緣識令孫。
雅知苗裔遠,更喜典刑存。
俗子猶遷善,偷兒最感恩。
佳城明日閉,墮淚滿江村。
我昔游庠序,夤緣識令孫。
雅知苗裔遠,更喜典刑存。
俗子猶遷善,偷兒最感恩。
佳城明日閉,墮淚滿江村。
我過去在學校求學時,因機緣結識了您優秀的孫子。向來就知道您家族后裔繁盛久遠,更欣喜您身上還留存著美好的典范和規矩。就連世俗之人都因您而改過向善,小偷也對您感恩戴德。您的墓穴明日就要關閉了,淚水灑落,布滿了整個江村。
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后也泛稱學校或教育事業。
夤緣:本指攀附上升,后引申為因機緣。
令孫:稱對方孫子的敬詞。
苗裔:后代子孫。
典刑:同“典型”,指舊法、常規;模范、典范。
佳城:指墓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求學期間結識了林府君的孫子,從而了解到林府君的為人。林府君去世后即將下葬,詩人有感于他的品德和影響力,寫下此詩表達哀悼。當時社會可能注重家族傳承和道德典范,林府君的行為受到眾人尊敬。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林府君,突出了他品德高尚,對周圍人影響深遠。以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對逝者的敬重和懷念。在文學上雖無特別突出的創新,但以情動人,體現了傳統挽詞的特點。
男兒多意氣,慷慨論平生。
熱血灰馀燼,塵心死后名。
彈冠多上客,絕甕有荒傖。
蓄臆何人識,搔頭問舊盟。
入市非求利,
過朝不為名。
有時隨俗物,
相伴且營營。
并馬尋涼過遠郊,偶從野叟問前朝。雨摧故壘逢遺鏃,月暗荒臺夢墮翹。千古河山還王氣,一時胡虜憶金遼。如何宋紀年三百,獨讓周師過瓦橋。
小橋??空流水,往事悠悠秖斷垣。冠蓋六州皆石晉,河山百戰又金源。黍離不盡行人恨,木葉空歸杜宇魂。千古登臨成一慨,幽燕今日是中原。
一篇干寶托搜神,
叫闔排云語最真。
鶉首剪來天已醉,
書生何策抗強秦?
恩深骨髓謂慈親,
義重丘山是故人。
歸過嵩陽舊游地,
白云收得薜蘿身。
翁與梅花即主賓,
月中縞袂對烏巾。
不知衛玠何為者,
舉世推他作玉人。
古寺傳風鐸,閑來游屐拋。
野花開廢殿,吠犬出荒庖。
僧意殷相問,客心聊解嘲。
禪房茶話久,斜日轉松梢。
君家舊住文泉側,泉水泠泠深莫測。紋蹙三春蘋葉風,波連一道桃花色。
天畔為河跡不同,人間到海情無極。望中時見白霓飛,深處恐有驪龍匿。
嗟君生來文藻雄,寤寐猶在泉水東。尋源解識先世事,臨淵遠慕古人風。
君不見昆侖四水名神泉,轟雷噴雪翻層顛。珠光璚屑紛紛落,時有仙子來翩躚。
又不見玉膏之泉味如酒,沿洄迥是群真有。金闕銀宮俯上游,飲時億萬八千壽。
乃知天下之水多靈奇,寄語世人何用疑。惡燋猶苦洪濤灌,大壑獨有苑風知。
溯玄泄秘那能已,萬派千流無盡期。君雖夢繞泉水上,吞若滄溟窮蕩漾。
乘槎上漢路非遙,擊楫中流情更壯。我昔滄浪理短蓑,蹩躠風塵今奈何。
垂釣何年向泉水,為君且作文泉歌。
平生天外心,異乎諸子者。
著鞭無前途,焉用取竹馬。
乍爭祖逖先,肯出桓溫下。
黃鐘晚遭毀,轟雷釜鳴瓦。
細玩郊沙爻,可不舉需疋。
同升吏部曹,往在紀丁未。
別離感寒暑,歲星行十二。
我慚雞藎谷,子嘆天且劓。
空馀山梁期,尚不昧初志。
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混茫萬古心,每于故紙寓。
憶昔就傅時,端受鹵莽誤。年來發深省,頗領此中趣。
中夜每獨坐,睒睒燈火聚。到眼初茫然,思力未能赴。
朗吟一再過,旨趣或流露。回環三夏馀,延緣得津路。
此時萬籟寂,炯炯一心注。若距且若迎,倏爾忽來悟。
頓令千載人,精魄宛相遇。掩書起推窗,皎月掛高樹。
春風桃灼灼,
秋雨黍離離。
眼底千年事,
空山獨坐時。
鳴珂隊里曉風涼,御苑荷花冉冉香。
閶闔開時移樹影,帡幪高處隱朝陽。
小臣也許隨班進,圣德何從拜手飏。
云日光華欣咫尺,此身豈獨慶明良。
轉首一場夢,驚心三月春。
揚揚枝上蝶,不見惜花人。
云水蒼茫湛碧苔,扁舟遠近布帆開。微風遽拂殘山轉,斜日遙望孤嶼回。不盡波光迷渚草,依稀笛韻落江梅。潮平渡日石頭合,系纜摳衣覽勝徊。
障住西江葭菼洲,何年殺氣溢磯頭。剩傳霸主橫天勢,寧及漁家清唱秋。不聞塵世朝昏改,惟見綠波日夜流。生涯莫厭微如許,柔櫓煙霞浪漫游。
聞說蟠龍形勝森,獨多煙雨入春深。朝迷樹杪山牽練,風過堤頭柳拂金。入望空濛闌客思,懸知霢霂慰農心。蒼天若為遐方恤,甘澍年年遍綠陰。
三冬酒熟慶年豐,濯錦山前處處同。席上幾看人自醉,座中一點笑顏紅。青回竹葉凝朝露,香入梨花趁晚風。仙令當年顏已駐,丹砂誰解在瓶中。
五嶺地炎蚤解冰,西山積雪看消零。幾多柳眼懸珠淚,無數花紋點畫屏。瓦屋漸镕檐溜白,瓊瑤才散山容青。杜門正學袁生臥,泛艇誰來訪草亭。
梵林地僻絕囂紛,隱隱鐘聲隔岸聞。扣急池邊驚野鳥,響馀門外駐飛云。山僧出定鯨鯢吼,行客思家車馬勤。遙想碧紗千載事,為誰依舊勒名勛。
星名古寺遺蹤遠,月掛空山分外明。竹影卻疑蟠影動,松聲時帶磬聲清。光分郊野昏如畫,照徹淺崖險亦平。誰使傳燈來此處,清輝今已徹專城。
峻嶺迢遞勢倚天,山猿穴處瀉飛泉。傾來銀漢千溪潤,散作瓊花滿地圓。孫楚怡情食入耳,伯淳垂老樂前川。臨流漫說塵緣凈,清濯纓絲自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