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城懷古二首
并馬尋涼過遠郊,偶從野叟問前朝。雨摧故壘逢遺鏃,月暗荒臺夢墮翹。千古河山還王氣,一時胡虜憶金遼。如何宋紀年三百,獨讓周師過瓦橋。
小橋??空流水,往事悠悠秖斷垣。冠蓋六州皆石晉,河山百戰又金源。黍離不盡行人恨,木葉空歸杜宇魂。千古登臨成一慨,幽燕今日是中原。
并馬尋涼過遠郊,偶從野叟問前朝。雨摧故壘逢遺鏃,月暗荒臺夢墮翹。千古河山還王氣,一時胡虜憶金遼。如何宋紀年三百,獨讓周師過瓦橋。
小橋??空流水,往事悠悠秖斷垣。冠蓋六州皆石晉,河山百戰又金源。黍離不盡行人恨,木葉空歸杜宇魂。千古登臨成一慨,幽燕今日是中原。
我和同伴騎馬去遠郊乘涼,偶然向老農打聽前朝的事。雨中看到被摧毀的舊堡壘,還發現遺留的箭頭;月光暗淡的荒臺上,仿佛夢到美人失落的頭飾。千古的河山依舊有王者之氣,一時的胡虜讓人回憶起金遼。為何宋朝歷經三百年,卻唯獨讓后周軍隊越過瓦橋關。小橋下溪水潺潺空自流淌,往事悠悠只剩斷墻殘垣。六州的達官顯貴都出自石晉,河山歷經百戰又落入金源之手。《黍離》之悲道不盡行人的怨恨,樹葉飄落仿佛杜鵑的魂魄歸來。千古以來登高憑吊都令人感慨,如今幽燕之地已屬中原。
并馬:騎馬并行。
野叟:老農。
故壘:舊的堡壘。
遺鏃:遺留的箭頭。
墮翹:失落的頭飾,這里可能象征美人或繁華的消逝。
王氣:王者之氣。
胡虜: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這里指金遼。
宋紀年三百:宋朝約存在三百年。
周師:后周的軍隊。
瓦橋:瓦橋關,在今河北雄縣西南。
??:水流聲。
秖:同“只”。
冠蓋:指達官顯貴。
石晉:指五代時石敬瑭建立的后晉。
金源:指金朝。
黍離:出自《詩經·王風·黍離》,表達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死后化為杜鵑。
幽燕: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游覽遼城古跡時,面對歷史遺跡,聯想到遼、宋、金等朝代的興衰更迭。當時社會歷經朝代變遷,戰亂頻繁,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歷史興亡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的滄桑巨變和朝代的興衰更替。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以景襯情,使情感表達更深刻。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歷史和國家命運的關注。
翠翹金縷雙???,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煙草粘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
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
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
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山隔。
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
玉釵斜簪云鬟髻,裙上金縷鳳。八行書,千里夢,雁南歸。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
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
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
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
花落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背江樓,臨海月,城上角聲嗚咽。
堤柳動,島煙昏,兩行征雁分。
京口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銀燭盡,玉繩低,一聲村落雞。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春,煙靄隔,背蘭釭。
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云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雙。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徘徊。
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
離別櫓聲空蕭索,玉容惆悵妝薄。
青麥燕飛落落,卷簾愁對珠閣。
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寶函鈿雀金???,沉香閣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
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
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