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韓聽穎師琴
七弦自相語,唱予仍和汝。
千指忽凄涼,騷人悲戰場。
大弦溫和小消越,惠風夷韻參悠揚。
琴瑟鳴寒泉,儀儀舞鸞凰。
山高水遠聽愈淡,花奴羯鼓聲方彊。
施生幽雅士,不好笙與篁。
千金買焦尾,悠然坐藜床。
顧我非知音,感激涕自滂。
三聽輒三嘆,羲皇在我虀鹽腸。
七弦自相語,唱予仍和汝。
千指忽凄涼,騷人悲戰場。
大弦溫和小消越,惠風夷韻參悠揚。
琴瑟鳴寒泉,儀儀舞鸞凰。
山高水遠聽愈淡,花奴羯鼓聲方彊。
施生幽雅士,不好笙與篁。
千金買焦尾,悠然坐藜床。
顧我非知音,感激涕自滂。
三聽輒三嘆,羲皇在我虀鹽腸。
七根琴弦仿佛在自行交談,一唱一和相互呼應。忽然手指撥弦聲變得凄涼,好似詩人悲嘆戰場的景象。大弦聲音溫和,小弦聲音清越,如惠風般的韻律悠揚交織。琴音如寒泉鳴響,仿佛鳳凰優雅起舞。山高水遠,琴音聽起來越發淡遠,此時花奴的羯鼓聲正強勁。施生是位高雅之士,不喜歡笙和篁這類樂器。他花千金買下焦尾琴,悠然地坐在藜床上彈奏。他看我并非真正知音,卻仍感動得我淚水滂沱。聽了三次便三次感嘆,仿佛羲皇的境界已在我這清苦之人的心中。
七弦:指七弦琴,即古琴。
唱予仍和汝:相互唱和。
騷人:詩人。
惠風:和風。
儀儀:儀態優雅的樣子。
花奴:指汝南王李琎,善擊羯鼓。羯鼓:古代的一種鼓。
焦尾:琴名,東漢蔡邕用燒焦的桐木制成的琴。
藜床:藜莖編成的床榻。
虀鹽腸:指清苦的生活。虀,同“齏”,切碎的腌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應是在施生處聽琴,施生高雅的情趣和美妙的琴音觸動了詩人,使其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琴音和施生的高雅。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豐富意象和多種表現手法描繪琴音,生動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音樂的敏銳感知和文學創作能力。
世事矜奇寧有□。□先□□□水。一官局促冷無比,耐可置身千萬里。白波中來悸欲死,耳聒侏?目恢詭。坐蔭多羅樹深底,種杏非壇槐非市。片席何為設于是,而今乃見徂徠子。
前年螺江別,一船□圖史。卓爾宋山長,依然秦博士。經解駁而鏗鏗,筆縱橫而纚纚,亦戰膏粱濯紈綺。得靜者機抉其理,謂根群動動如□。
秋風拉瑟秋濤起,作徹夜聲喧未已。忽如迅霆奮地紀,忽如飆輪干嵔?。又如五兵所向紛披靡,之子嗒然槁梧倚。以無聞參有聞旨,是為靜攝動則爾。
濤聲在海不在紙,以紙寫濤亦枝指。卷圖還子笑相視,此意勿語坳堂蟻。
叱咤滄溟雪浪空,鯨鯢騎去杳亡蹤。鍊丹井畔春蕭索,知在蓬萊第幾重。
又入西湖醉過春,嶺頭猿鶴幾時聞。無端雨意隨人去,直恐衣巾盡是云。
何處深春好,
春深執政家。
恩光貪捧日,
貴重不看花。
玉饌堂交印,
沙堤柱礙車。
多門一已閉,
直道更無斜。
都市行歌徑有苔,游人方共主人回。
山連埤堄松遮斷,池映闌干花倒開。
數卷緗編留載筆,一庭明月照持杯。
懷人欲攬重重翠,余又西樵歸去來。
出東門,欲何之?丈夫志四海,安效轅下駒。而況室中無儲粟,體上無完衣。仗劍出門去,不顧兒女悲。結客場中多俠少,何事牽衣苦別離。
苦別離,寥落荊布婦,呱呱黃口兒。君慎自愛戒,勿為非國法。明明誰敢欺。
君慎自愛戒,勿為非國法,明明誰敢欺。何時當來歸,生還但愿同餔麋。
富貴功名豈足邀
鷦鵬所得各逍遙
古今多少難齊事
燭理都如見睍消
悠悠下村路,望望皆煙樹。何處讀書聲,山禽忽飛去。潮去閘頭淺,潮來閘頭深。淺深渾有定,不似世人心。登登度西岡,恰與詩人會。歸鳥下幽叢,斜陽在岡背。白鷺宿寒塘,寒塘浸明月。懊惱少年心,分明鏡中?。滄海明月來,古戍行人靜。驚見顛張書,滿地藤蘿影。落日下荒墩,漁舟競來泊。沽酒更相邀,煙波有真樂。橫岡春草深,牧牛牛易飽。短笛兩三聲,歸來山月皎。前岡新路捷,后岡舊路長。負薪歸長路,捷路有豺狼。
相煩專使入煙霞,
灰冷無湯不點茶。
寄語甬東賢太守,
難教枯木再生花。
上圣憂勞昔未聞,
看花豈復御佳辰。
內人聞道頻相語,
不見秋千已幾春。
日下扶云峰,山晚葉半赤。
返照翻過鳥,暝色隨歸客。
徑滑容側足,線縷緣山脊。
詰曲已數盤,直下猶千尺。
涼風吹我裳,蕭蕭愁向夕。
野雉雊深草,不知防彈射。
仆夫勿鹵莽,行路有傾仄。
攬策出谷口,山銜月已白。
分明天上鬼婆婆,顰笑都宜溜眼波。渺渺未窮沅澧意,千春何惜一花多。
層層帝網罥情絲,咒罷空王咒兩儀。重省悲光當日夢,一袈裟里小須彌。
月杵霜砧,覺風送、聲來庭樹。方夜坐、一偏低首,燭花新吐。迢遞云中勞驛使,殷勤天末傳魚素。乍開箋、細細讀從頭,更三鼓。
珠璣字,瑯玕句。抵多少,離情緒。嘆天涯霜鬢,一般荼苦。君有瓊貽音入妙,我慚瓦奏心先許。算閨中、知己淚尤多,紛如雨。
征車遲不行,驟行良非已。
云待故人來,相期渺秋水。
翹首空日夕,振鞭遽至此。
明晨隔山岳,歧路所從始。
三載饑渴懷,何由慰之子。
遠尊有濕衣,近燭無乾蕊。
鐸夢墮黃埃,寒蛩催夜起。
題詩淚盈壁,君來請君視。
昨日春已來,盎盎滿江村。
落梅亦多情,點點浮清樽。
語離聊一醉,不恨村酒渾。
人生共如此,已矣兩忘言。
拂拭古時鏡
圓光一片浮
本來經百鋉
直可鑒千秋
鬼魅藏形拙
奸雄照膽羞
只愁辭寶匣
飛去掛秦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