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
一水遠能白,群山陰更青。
靜憐風細細,閑任雨冥冥。
春色供多病,時情畏獨醒。
平生憂國意,客至問朝廷。
一水遠能白,群山陰更青。
靜憐風細細,閑任雨冥冥。
春色供多病,時情畏獨醒。
平生憂國意,客至問朝廷。
一條遠水在陽光下閃著白光,群山在陰處顯得更加青翠。靜靜地憐惜著微風細細吹拂,悠閑地任憑細雨迷迷蒙蒙。明媚春色卻只供我這多病之人欣賞,世態人情讓人害怕獨自清醒。我一生都懷著憂國之情,有客人到來便詢問朝廷的情況。
冥冥:形容雨迷蒙的樣子。
供:供與,給予。
獨醒:語出《楚辭·漁父》“眾人皆醉我獨醒”,指不隨波逐流,保持清醒。
此詩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閑居狀態。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些問題,詩人雖閑居卻心系朝廷,反映出其在特定社會環境下憂國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憂國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閑居的所見所感與內心的愛國情懷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突出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憂國憂民的傳統精神。
數家雞犬小成村,
一帶岡巒近入門。
怕有漁人來問訊,
溪流那得截云根。
斷梗得棲泊,高堂擁圖書。
中宵風露氣,營我方寸軀。
靜慮何易感,有銜莫能袪。
今古一瞬息,智愚等丘墟。
戰奪日相尋,死生互吞屠。
念此耿無寐,推枕長嗟吁。
天理諒好還,人謀何可疏。
承恩送舅向江鄉,
盛事無須說渭陽。
司馬共稱良史氏,
子云仍攝校書郎。
溪頭春茗含煙碧,
舟底鱸魚入饌香。
誰道錦還從昔少,
十年三度見登堂。
滾滾波濤,驚心望、風云變色。算除卻潤州京口,無斯奇絕。虎斗龍爭南北限,烏飛兔走東西沒。只茫茫片刻對江山,堪頭白。
縱華了,頭上發。休冷了,胸中血。問中流擊楫,壯心誰切。兩點金焦愁似我,千帆吳楚忙如客。驀一聲漁唱起前汀,鷗飛滅。
迅景走北陸,
高木交朔風。
眾情悅妖冶,
豈云惠其終。
萬事無不有,
流轉大化中。
古來論成敗,
咄咄魚為龍。
牛車竄下國,
勢異情則同。
浦姚本徂擊,
桓桓湯武功。
彼美二三子,
一笑清酤空。
古寺虛無玉殿存,
美人環佩響黃昏。
多情最是萋萋草,
不沒胭脂井上痕。
自昔稱哲人,無書抵政府。曾聞司馬公,引拔登賢路。青史傳美談,高名重千古。
我本西家愚,碌碌安足數。即持萬言書,累牘終何補。追憶廿年時,努力事明主。徒懷狗馬心,無由報恩遇。
今逢堯舜時,夔龍滿朝著。推轂日紛紛,征途渺何許。往徹至今存,念之倍疑懼。
飄泊嘆浮名,好似風中絮。自憐骨相寒,何勞問唐舉。我命本自天,誰能復陶鑄。投筆對青山,逍遙重箕踞。
斯人多瘡疣,
君門嗟萬里。
先民喻安危,
即事指舟水。
銀章掛君腰,
承宣職所委。
奏功赤墀下,
愿言報天子。
不聞四郊亂,
無乃大夫恥。
色侵簾幌香侵屋。
又交著,幾竿竹。
借得瀟湘月影來,伴南枝春宿。
玉簫聲老朱弦促。
中有佳人嘆幽獨。
只恐風吹海棠天,有孤芳誰續。
墻角春風吹棣棠,菜花香里豆花香。看魚獨立小池影,數筍閑行竹筱長。白眼望天非是醉,科頭混俗若為狂。莫嫌世外人疏放,彭澤情深勝沅湘。
聞說山中好問津,桃花如夢水如塵。乍看幕燕成新壘,誰憶泥牛換早春。打鼓吹簫今歲社,更衣脫帽舊時人。門前柳色依然綠,陶令年來避葛巾。
春社才過雨水中,灌園初學問山翁。新成芥辣旋栽苣,既落瓜壺不用蔥。衣履已知非晉代,蠶桑聊自說《豳風》。高原小麥青青秀,不見歌聲起故宮。
野水灘頭長荻芽,池塘處處起鳴蛙。一春多雨占三白,二月無茶摘五加。寒食沓來驚漢臘,塞歌時起接邊笳。春郊風景還如舊,添得傷心是短髽。
舍北村南雨又晴,倦拋書卷漫游行。山鳩逐婦每雙喚,蒼鼠窺人時獨驚。種秫擬成千日酒,腌菘聊當一春羹。月泉甲子依稀是,讀罷遺編淚暗傾。
尋常閑步,素影當空墮。聞道仙人修玉斧,看畫小橋煙霧。
笙歌夜半樓頭。松風響入山流。莫負此番明月,人生幾度清秋。
換卻頭顱脫謝家,
南臺江上足生涯。
爛膿滴滴無人會,
笑倒白蘋紅蓼花。
紅羅亭外垂垂樹
花發元宵迥不同
秋月便如春月好
天涯回憶試燈風
馬首嵯峨見華山
三峰削玉最高寒
層陰舊接黃河水
秀色長連紫氣關
只有煙霞生澗谷
總無塵土翳林巒
西還更與山靈約
擬上云梯仔細看
文字挽回正始音,
如君豈合安家林。
干祿不作次且嘆,
讀書方競分寸陰。
斯人與室幸孔邇,
有底尋丈能汲深。
兩詩竟得摩老眼,
慰我饑渴他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