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徐監岳四首 其一
文字挽回正始音,
如君豈合安家林。
干祿不作次且嘆,
讀書方競分寸陰。
斯人與室幸孔邇,
有底尋丈能汲深。
兩詩竟得摩老眼,
慰我饑渴他年心。
文字挽回正始音,
如君豈合安家林。
干祿不作次且嘆,
讀書方競分寸陰。
斯人與室幸孔邇,
有底尋丈能汲深。
兩詩竟得摩老眼,
慰我饑渴他年心。
您的文章挽回了純正的文風,像您這樣的人才怎會安心隱居山林?求仕時不猶豫嘆息,讀書正爭分奪秒。幸好人與居室都離得很近,哪有距離能阻礙深入交流?讀到您的兩首詩讓我擦亮老眼,多年來的渴求之心終于得到慰藉。
正始音:正始年間(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的詩風,此處指純正的文學傳統。
家林:家居、隱居之地。
干祿:求取官職俸祿。
次且(zī jū):同“趑趄”,猶豫不前的樣子。
分寸陰:極短的時間,形容珍惜光陰。
孔邇:非常近,“孔”為副詞,表程度;“邇”指近。
尋丈: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一丈為十尺,此處代指距離。
摩老眼:擦拭老眼,形容專注閱讀或驚喜之情。
饑渴心:比喻對賢才或佳作的迫切渴求。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徐監岳的唱和之作。徐監岳或曾以詩相贈,作者依其原韻酬答。創作背景當為二人交往期間,徐監岳可能有隱居傾向或未顯達,作者通過此詩肯定其才學與進取態度,表達得詩后的欣喜。
全詩主旨在于贊賞徐監岳的文才、勤讀與積極仕進之心,以及得友詩后的欣慰。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日常交游細節(如讀書、得詩)切入,語言平實而意蘊深厚,體現文人交游中相互推重的傳統。
本從老圃學攜鋤,幸際明時出曳裾。濫食祇慚公祿厚,按行常恨吏才疏。天寒羸馬嘶長櫪,日晏慈烏下廣除。淺薄將何供補報,蕭蕭華發不勝梳。
滿目山河霸業荒,西風煙草正茫茫。沐猴人去成終古,戲馬臺前自夕陽。只把仁殘分漢楚,何曾百二藉金湯。韓生浪說關中好,秦在關中亦已亡。
陳跡掩黃埃,虛庭長綠苔。野鴉如有恨,啼上圮墻來。
百里桑麻雨露同,溪山無地不春風。東風若問春來處,盡在門前桃李中。
剪剪西風院落深,夜涼是處有蛩音。秦人不解金籠戲,一任籬根徹曉吟。
海日蕩晨暉,湖邊尚掩扉。梳頭臨竹檻,盥手坐苔磯。多病梅爭瘦,清齋瓠摘肥。戴星馳驛路,往事是耶非。
朝抱琵琶出,暮抱琵琶還。琵琶聲不改,人自老容顏。
黃鵠兮,汝本鳳凰,毛羽麗兮多文章。慕高義兮不字,盛年處兮閨房。天作合兮咫尺,忽與予兮頡頏。初筮得兮歸妹,予亦憂兮承筐。宜無實兮有實,果生子兮月望。甫三齡兮恃失,大母育兮無傷。于爾甘兮一味,食必同兮膏薌。夢當門兮桂樹,子碩大兮珠光。以嘉名兮錫汝,將見德兮芬芳。幸黃鵠兮遺汝,命已勝兮華姜。歲殷勤兮祭祀,將邀福兮泉壤。魂有知兮成立,魂無知兮夭殤。嗚呼兮黃鵠,有子兮汝猶不沒,無子兮今汝其亡。嗚呼,有子無子兮,維予其皆不能忘。
獨占初春早卸芳,肯隨桃李炫儂妝。如今不到壽陽額,自做孤村流水香。
峭帆半掠。微云遠、聲聲驀帶離索。去潮乍弄,煙沈斷戍,暗回清角。芳尊謾酌。甚情緒、中年漸覺。想天涯、歌長夢窄,往事漸零落。無那空江暝,幾許銷凝,雁啼幽壑。歲華未晚,怎青衫、便成飄泊。莫倚冰弦,怕愁里、桓郎瘦削。待鐙昏、曲冷更與溯舊約。
為愛消梅勝早梅,數枝先發日徘徊。若教嶺表臘前盡,安有洛陽正后開。香逐暖風初出谷,艷隨芳酒正浮醅。佳賓會取東君意,莫負乘春此際來。春色融融滿洛城,莫辭行樂慰平生。深思閑友開眉笑,重惜梅花照眼明。況是山翁差好事,可憐芳酒最多情。此時不向樽前醉,更向何時醉太平。
露,超宗越祖。人言渠爇返魂香,我道伊撾涂毒鼓。苦苦,更若咬文嚼字,規行矩步。上唱下隨,前瞻后顧。張三裹帽新有錢,富漢不是恁么做。
沈沈滄淮口,植木限眾流。啟閉固有時,出納千萬舟。眷予懷抱昏,羈別相牽鉤。觀此巨派注,頗覺滯悶瘳。喧豗怒霆起,始駭久不收。既前目眩轉,足縮不敢留。朔雪下噴薄,散為白霧浮。上懸赤油幕,旁斷縹玉旒。恐激地軸轉,人有魚鱉憂。驚嗟勢力壯,孰謂此物柔。吾思作至監,實以處上游。又欲接之口,沃蕩胸中愁。俄然漸枯涸,哮爾空泥溝。渟滀既因人,開泄豈自由。立間見底里,咄哉為爾羞。
靈山空自靈,廬岳遠相形。五級通寥廓,諸天隔杳冥。風煙孤客去,木葉九秋零。落日南巖靜,僧閒自誦經。
貞士托嘉尚,高節若平生。抗志在初服,豈必為榮名。日暮野踟躕,道旁數屏營。仰天寒蓬飛,江介雁哀鳴。厲風無還云,君子事遠行。操刀不忍割,淹留蹇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