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朝會十三首 酒載行用武舞。
用戒不虞,誰能去兵。師出以律,動必有名。折彼遐沖,布昭圣武。和眾安民,時惟多助。止戈曰武,惟圣為能。御得其道,無敢不庭。整我六師,稽諸七德。不吳不揚,有嚴有翼。
用戒不虞,誰能去兵。師出以律,動必有名。折彼遐沖,布昭圣武。和眾安民,時惟多助。止戈曰武,惟圣為能。御得其道,無敢不庭。整我六師,稽諸七德。不吳不揚,有嚴有翼。
圣人難處口能宣,何止千年與萬年。
心靜始能知白白,眼明方會看青天。
鬼神情狀將詩寫,造化功夫用酒傅。
傅寫不干詩酒事,若無詩酒又難言。
人人共戴天,我戴豈徒然。
須識天人理,方知造化權。
功名歸酒盞,器業入詩篇。
料得閑中樂,無如我得全。
王公大人,天下具瞻。輕流薄習,重損威嚴。
此尚未了,彼安能兼。非唯失道,又復起貪。
頂戴儒冠冠,心存象教。本圖心寧,復使心鬧。
譬如生子,當求克肖。不教義方,教之竊盜。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看春秋后語時。
七國縱橫如破的,九州吞吐若枰棋。
君臣自作逋逃主,將相無非市井兒。
篆入草書猶不誤,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慎獨時。
人壽百年無以過,心游萬仞待何為。
為謀須求心無愧,作事莫幸人不知。
誠盡鬼神猶且懼,堯夫非是愛吟詩。
金須百煉始知精,水鑒何如人鑒明。
不棄既能存故舊,久要焉敢忘平生。
經綸事體當言用,道義襟懷只論誠。
草木面前何止萬,歲寒松桂獨青青。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語物時。
物盛物衰隨氣候,人榮人瘁逐推移。
天邊新月有時待,水上落花何處追。
皆是世間常事耳,堯夫非是愛吟詩。
賢侯新葺水云鄉,虛閣崢嶸綠渺茫。
波面長橋步明月,人家疎影帶殘陽。
風中白鳥侵煙去,雨后紅蕖擁袖香。
從此郡圖添故事,歲時遺愛似甘棠。
七國之時尚戰爭,威強智詐一齊行。
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朝為布衣暮公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謝相何心情,蔡澤入秦何依憑。
始皇奮袂天下寧,二世乞為氓不能。
三千賓客憤未平,百二山河漢已興。
所存舊物惟空名,殘陽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場春夢過,自余惡足語威獰。
郡僻好藏身,心閑久無事。
前軒飽食罷,后庵取茶試。
巖邊啟茶鑰,溪畔滌茶器。
小灶松火然,深鐺雪花沸。
甌中盡余綠,物外有深意。
濫官來此游,時得拂塵累。
莫笑后庵茶,閑中好滋味。
吾友多稱君,思見寒附火。氣溫玉開籍,才敏鏃加笴。
嘗于師魯書,言詞屢及我。乖疎久益新,慕合迎已可。
奈何縻組綬,無路動車輠。近乃得百篇,能詩今信果。
清寒水石春,怪險蛟螭鎖。遠念煙鴻去,呈妍露葩娜。
古人雖已矣,風流未應墮。東來勿后期,山桃綴紅顆。
信美他鄉地,登臨有故樓。
清風破大暑,明月轉高秋。
朝暮岷山秀,東西錦水流。
賓朋逢好景,把酒為遲留。
政事渾如春夢閑,人情囂薄惡儒冠。
四朝遺烈承平日,兩世觀風樹大桓。
經濟安民心不晦,保全傳嗣骨無寒。
乾元恰似諸公意,符節還同一揆看。
翠竹叢深啼鷓鴣,鷓鴣聲更勝提壺。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遷客銷魂驚夢寐,征人零淚濕衣裾。
愁中聞處腸先斷,似此傷懷禁得無。
天地定位,否泰反類。
山澤通氣,損咸見義。
雷風相薄,恒益起意。
水火相射,既濟未濟。
四象相交,成十六事。
八卦相蕩,為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