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劉使君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鐘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歛容不動吏曹畏,清坐無言上意宣。
四野歡聲豐歲里,西山爽氣壽杯前。
籬邊陶菊千苞折,階下堯蓂一葉鮮。
香火祝公三入后,卻來平地作飛僊。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鐘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歛容不動吏曹畏,清坐無言上意宣。
四野歡聲豐歲里,西山爽氣壽杯前。
籬邊陶菊千苞折,階下堯蓂一葉鮮。
香火祝公三入后,卻來平地作飛僊。
于氏家族為國家培育出賢才,淮海之地五百年才凝聚出這樣的靈氣。您如千尋松竹般氣節凜然,心懷如江湖般廣闊的情感。雖已白頭卻還未獲封侯之印,身為刺史您秉持公正。風俗轉變,百姓安居樂業,您家傳承和樂平易之風,只用蒲鞭施刑。您神情嚴肅讓下屬敬畏,安靜端坐能傳達皇上旨意。豐收之年四野都是百姓歡聲,在西山清爽之氣中舉杯祝壽。籬邊菊花千苞綻放,階下瑞草鮮妍。眾人焚香祝愿您多次入朝為官后,能超凡脫俗如仙人般自在。
于門:于氏家族。
鐘靈:凝聚靈氣。
千尋:形容極高。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皂蓋:黑色車蓋,代指刺史。
犢佩:指百姓富足,生活安定。
愷悌:和樂平易。
蒲鞭:用蒲草做的鞭子,比喻刑罰寬仁。
吏曹:官府中的屬官。
上意:皇上的旨意。
堯蓂:傳說中堯時的瑞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劉使君任刺史期間,當地社會穩定、百姓生活富足,作者為表達對劉使君的贊美與祝福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美劉使君的品德、氣節和政績,祝愿其仕途順利。特點是意象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雖藝術創新不足,但反映當時社會對賢能官員的認可和期望。
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樓夜靜風箏咽。
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小窗燈影背,燕語驚愁態。
屏掩斷香飛,行云山外歸。
簾外煙和月滿庭,此時閑坐若為情。
小閣擁爐殘酒醒,愁聽,寒風葉落一聲聲。
惟恨玉人芳信阻,云雨,屏帷寂寞夢難成。
斗轉更闌心杳杳,將曉,銀釭斜照綺琴橫。
夜初長,人近別,夢覺一窗殘月。
鸚鵡臥,蟪蛄鳴,西風寒未成。
紅蠟燭,彈棋局,床上畫屏山綠。
褰繡幌,倚瑤琴,前歡淚滴襟。
街鼓動,禁城開,天上探人回。
鳳銜金牓出云來,平地一聲雷。
鶯已遷,龍已化,一夜滿城車馬。
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近來情轉深,憶鴛衾。
幾度將書托煙雁,淚盈襟。
淚盈襟,禮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曉來中酒和春睡,四支無力云鬟墜。
斜臥臉波春,玉郎休惱人。
日高猶未起,為戀鴛鴦被。
鸚鵡語金籠,道兒還是慵。
露滴幽庭落葉時,愁聚蕭娘柳眉。玉郎一去負佳期,水云迢遰雁書遲。
屏半掩,枕斜欹,蠟淚無言對垂。吟蛩斷續漏頻移,入窗明月鑒空幃。
渭水橋邊春已渡,灞陵原上雨初晴。
清冷池里冰初合,紅粉樓中月未圓。
可惜韶年三日暮,風光由繞碧燕觴。
晚日半銜西苑樹,晴云直卷上天風。
離筵風日三晡晚,歸路云霞一道開。
暮雨凄凄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
玉釵低壓鬢云橫,半垂羅幕,相映燭光明。
終是有心投漢珮,低頭但理秦箏。
燕雙鸞偶不勝情,只愁明發,將逐楚云行。
玉容光照菱花影,沈沈臉上秋波冷。
白雪一聲新,雕梁起暗塵。
寶釵搖翡翠,香惹芙蓉醉。
攜手入鴛衾,誰人知此心。
鳳樓琪樹,惆悵劉郎一去,正春深。
洞里愁空結,人間信莫尋。
竹疎齋殿迥,松密醮壇陰。
倚云低首望,可知心。
茲山何獨秀,萬仞倚昊蒼。
晨躋煙霞趾,夕憩靈仙場。
俯觀海上月,坐弄浮云翔。
松風振雅音,桂露含晴光。
不出六合外,超然萬累忘。
信彼古來士,巖棲道彌彰。
江畔,相喚。曉妝鮮,仙景個女采蓮。
請君莫向那岸邊,少年,好花新滿船。
紅袖搖曳逐風輭,垂玉腕,腸向柳絲斷。
浦南歸,浦北歸,莫知,晚來人已稀。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
馬驕泥輭錦連干,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競賞,盡是繡鞍朱鞅。
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春風拂拂橫秋水,掩映遙相對。秪知長作碧窗期,誰信東風,吹散彩云飛。
銀屏夢與飛鸞遠,秪有珠簾卷。楊花零落月溶溶,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